两株真菌共培养次级代谢产物及抗帕金森氏症活性研究

本论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帕金森Colorimetric and fluorescent biosensor氏症的药物缺乏及真菌共培养下促进新次级代谢产物的生成;第二部分是关于芸薹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和粒状青霉Penicillium granulatum共培养下化学成分的研究;第三部分是对共培养得到的新化合物开展抗帕金森氏病的活性研究。本课题选取芸薹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和粒状青霉Penicillium granulatum为实验对象,实验室环境下固体发酵28天,用无水甲醇进行提取。基于多种色谱技术对提取物分离纯化,结合一维、二维核磁共振谱,HRESIMS、IR、UV、计算ECD、计算~(13)C NMR谱、化学衍生化和X-ray等方法,并与文献进行比对,最终确定了23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新化合物9个,包括甾体4个(2-5),壳梭菌素类二萜3个(7-9),且化合物7为一个新颖的四环壳梭菌素二萜,α-吡喃酮衍生物2个(20,23)。其他已知化合物结构类型还包括Conidiogenones型二萜。对新化合物进行抗帕金森氏症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初步发现,壳梭菌素类二萜化合物7,8在H_2O_2诱导SH-SY5Y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发挥了良好的抗氧化作用。甾体类化合物4在MPP~+诱导SH-SY5Y的PD模型中,可能通过阻断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从而抑制细胞焦亡,最终发挥对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α-吡喃酮衍生物化合物20在6-OHDA诱导SH-SY5Y细胞的PD模型中,可能通过抑制铁死亡途径发挥对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建立真菌共培养模型以刺激新型次级代谢产物的生成,从中分离鉴定了2GDC-0068细胞培养3个化合物,其中含9个新化合物,包括4个甾体,3个壳梭菌素类二萜和2个-吡喃酮衍生物。并对他们进行了抗PD活性Puromycin分子量筛选,发现了化合物4、7、8、20在不同模型中表现出对SH-SY5Y细胞良好的保护活性,为抗PD先导药物的发现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