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早期的心肺功能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早期的心肺功能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9月—2021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乳腺获悉更多外科确诊的新发乳腺癌患者52例为化疗组,另选择与化疗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匹配的健康志愿者52例为对照组。化疗组完成新辅助化疗第一周期后,与对照组在心内科医师的监督下完成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收集并记录2组受试者的一般情况、血液学生物标志物、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化疗组的峰值摄氧量[(18.22±3.48) mL/(min·kg) vs (22.80±3.13) mL/(min·kg),P=0.000]、无氧阈[(12.09±2.35) mL/(minAbortive phage infection·kg) vs (14.93±2.60) mL/(min·kg),P=0.000]及氧脉搏[(7.67±1.45) mL/beat vs (8.87±1.29)mL/beat),P=0.000]明显降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早期的BMI与其峰值摄氧量独立相关(β=-0.528,P=0.047)。结论·通过CPET发现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早期已经出现心肺MK-4827细胞培养功能的下降;较高的BMI与患者峰值摄氧量的降低独立相关;通过降低体质量,将BMI维持在正常水平,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心血管疾病远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