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硅纳米粒对血小板及凝血系统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二氧化硅纳米粒(SiNPs)对血小板及凝血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探索SiNPs促凝相关的机制。方法 取大鼠腹主动脉血进行体外实验,Cell Biology Services对不同质量浓度(10、50、100、200μg·mL-1)SiNPs进行血液安全性评估。用溶血实验和乳酸脱氢酶实验研究其血液学毒性。用光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通过血小板表面活化受体P-选择素检测血小板活化,同时通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判断SiNPs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在血小板相关的研究中,SiNPs质量浓度为200μg·mL-1时,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为(49.38±13.66)%,且50μg·mL-1的SiNPs能使P-选择素暴露,血小板发生活化。在凝血研究中,0.9%NaCl和100μg·mL-1 SiNPs组的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9.04±0.20)和(8.36±0.32)s,凝血指数分别为(100.00±0.00)%和(90.06±7.81)INCB018424作用%,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Tezacaftor浓度意义(均P<0.05)。结论 高质量浓度的SiNPs可以使血小板聚集和活化,缩短凝血酶原时间,促进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