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与新疆维吾尔族居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新疆维吾尔族居民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及其剂量反应关系,为更准确地评估维吾尔族居民CVD的发生风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的设计方案,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51团作Enfermedades cardiovasculares为研究现场,以2016年为基线,以2021年为结局,并于2019年和2020年进行随访。通过问卷调查随访结局事件的发生,并且通过当地医院医疗记录、社保信息及死亡登记对结局事件进行确认。排除基线患CVD、肌酐数据缺失、肾病患者和基线资料不全者,最终共纳入5705名研究对象。分别由c-MDRD、CKD-EPI 2021和EKFC公式计算得到eGFR1、eGFR2和eGFR3。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比较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采用Cox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eGFR与CVD发生风险的关联;采用Cox回归中纳入乘积项分析eGFR和传统危险因素对CVD的联合作用;采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归因比和交互作用指数分析eGFR和传统危险因素间的相加交互作用。结果:1.本研究共计随访26578.69人年,中位随访时间为4.90年。随访期间新发CVD 570例,累计发病率为9.99%(570/5705),发病密度为21.45/1Etoposide小鼠000人年(570/26578.69人年),平均年龄为39.28±13.09岁。其中,男性累计发病率(8.60%)低于女性(11.38%)(P<0.05)。eGFR1、eGFR2和eGFR3的平均水平分别为97.70±17.16 m L/PEG300体外(min?1.73m~2)、96.15±13.41 m L/(min?1.73m~2)和105.82±15.10m L/(min?1.73m~2)。2.在总人群中,当三种eGFR作为连续性变量纳入模型经多因素调整后,三种eGFR均与CVD发病风险有相关性,其HR(95%CI)值分别为0.991(0.985,0.997),0.989(0.982,0.995)和0.991(0.984,0.999)。当三种eGFR作为分类变量纳入模型经多因素调整后,较低的eGFR是CVD发病的危险因素,其HR(95%CI)值分别为1.426(1.181,1.721)、1.236(1.003,1.522)、1.311(1.066,1.613)。3.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三种eGFR与CVD发病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显示,调整多因素后,三种eGFR均与CVD发病风险呈非线性相关(均P_(非线性)<0.001)。4.eGFR与SBP、超重肥胖间存在正向相乘交互作用(P<0.05),与吸烟、超重肥胖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结论:1.eGFR(60~90m L/(min?1.73m~2))与CVD发生风险增加有关,二者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2.eGFR与吸烟、SBP、超重肥胖间存在交互作用,可增加CVD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