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是一系列人造化合物的总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产品中。既往已有研究报道了PFAS会影响人类的健康,也有研究指出PFAS可能会通过潜在的机制影响高血压的发生,但PFAS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仍有争议。本研究希望通过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的数据来探讨PFAS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通过2013年到2018年期间的NHANES数据库,本研究挑选了6种有效数据(数值结果高于检测下限)占比大于70%的化合物,包括全氟癸酸(Perfluorodecanoic acid,PFDe A)、全氟己烷磺酸(Perfluorohexane sulfonic acid,PFHx S)、全氟壬酸(Perfluorononanoic acid,PFNA)、正全氟辛酸(n-Perfluorooctanoic acid,n-PFOA)、正全氟辛烷磺酸(n-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n-PFOS)、全氟甲基庚烷磺酸异构体(Perfluoromethylheptane sulfonic acid isomers,Sm-PFOS)。将2013年到2018年期间测量了6种目标血清PFAS和3次血压水平的45Crizotinib研究购买61名NHANES成年参与者购买STM2457纳入研究,收集参与者的基础信息及实验室生化检验结果。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FAS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亚组分析和交互性检验分析探讨是否存在效应修饰因子。将PFAS分别以连续变量和四分位数变量的形式带入回归方程中,以验证结果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验证结果在各种情况下的一致性,还进行了3种敏感性分析,包括纳入未成年参与者、仅纳入未服用降压药的参与者、使用130/80mm Hg的标准定义高血压。此外,还应用了平滑曲线拟合与线性回归分析以探讨PFAS与血压水平之间的关系,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本研究应用R语言和易侕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充分调整了混杂因素mediating role之后,PFDe A暴露与高血压患病之间呈正相关(OR=1.2,95%CI:1.0-1.4,P=0.010)。其他类型的PFAS并未表现出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分别是PFHx S(OR=1.0,95%CI:0.9-1.0,P=0.538)、PFNA(OR=1.0,95%CI:0.9-1.1,P=0.635)、n-PFOA(OR=1.0,95%CI:1.0-1.0,P=0.862)、n-PFOS(OR=1.0,95%CI:1.0-1.0,P=0.001)、Sm-PFOS(OR=1.0,95%CI:1.0-1.0,P=0.051)。(2)按种族分层的亚组分析显示,PFDe A对高血压的影响在不同种族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对比西班牙裔人群中的结果(OR=0.8,95%CI:0.4-1.4,P=0.394),在非西班牙裔人群中显示出了更显著的相关性(OR=1.4,95%CI:1.2-1.7,P<0.001),交互性检验分析的P值为0.0103。而且不论PFDe A以连续变量的形式表示,还是以四分位数的形式表示,在充分调整混杂因素后,都有着相似的结果。(3)多个敏感性分析均显示了相似的结果,对于非西班牙裔人群,PFDe A与高血压在各种情况下都有着显著相关性:纳入了未成年参与者(OR=1.4,95%CI:1.2-1.8,P<0.001)、仅纳入未服用降压药的参与者(OR=1.6,95%CI:1.2-2.0,P<0.001)、使用新的高血压标准(OR=1.4,95%CI:1.1-1.7,P=0.001)。对于西班牙裔,在各种情况下都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系,并且在不同种族中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当PFDe A以四分位数的形式表示时,也有着相似的结果。(4)通过平滑曲线拟合发现,对于未服用降压药的非西班牙裔成年人,PFDe A的血清浓度与血压水平之间存在着正向的线性关系,并且线性回归的结果提示,不论是收缩压(β=0.7,95%CI:0.2–1.1,P=0.006)还是舒张压(β=0.8,95%CI:0.4–1.2,P<0.001),这种正向的线性关系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西班牙裔人群中,PFDe A暴露与高血压的患病相关。而且,对于未服用降压药的非西班牙裔成年人,血清PFDe A的浓度与血压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