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初发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不同肿瘤位置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0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的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收集膀胱肿瘤位置、病理分期等资料,将肿瘤位置分为侧壁、后壁、前壁、三角区、顶部、输尿管口、膀胱颈,以术后进展为研究终点,肿瘤进展包括单发到多发,分期或分级的进展。回顾性分析膀胱肿瘤不同位置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中位随访35个月,402例患者中60例(5.4%)出现进展,1年和5年的总进展率分别为6.0%和13.7%。膀胱BYL719 IC50各肿瘤位置的病理分期存在显著差异,其Sulfonamide antibiotic中三角区肿瘤与更高的分期相关。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膀胱颈、三角区肿瘤、pElexacaftor小鼠T1期和高级别是患者术后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相对其他部位,三角区肿瘤的肿瘤分期更高;膀胱颈和三角区肿瘤患者术后进展风险较高,膀胱颈和三角区可能是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不良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