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明确月月竹竹青变色的条件和分子机制。【方法】以寒竹属竹种月月竹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无确认细节色膜和橙色膜透明膜覆膜处理, 处理50 d后, 观察被覆盖竹青的颜色, 测定竹青中的花青素含量并进行转录selleck HPLC组学分析, 同时测定薄膜透光性。【结果】经过50天的处理, 发现无色膜覆盖下月月竹竹青呈现紫色, 而橙色膜覆盖下仍然为绿色; 色素含量测定发现总叶绿素在两种膜覆盖处理下的竹青中差异不显著, 但是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在无色膜处理下显著高于橙膜处理; 对两种膜处理的竹青进行转录组测序, 共获得50.51 Gb测序数据, 通过差异基因分析, 在两种处理下共获得1 298个差异表达基因, 无色膜处理相对于橙色膜处理, 有580个基因显著上调表达, 718个基因显著下调表达。富集分析发现, 差异基因明显富集到了类囊体膜、质体膜等光合系统结构的GO terms, KEGG富集显示差异基因富集到淀粉和蔗糖代谢、苯丙烷生物合成、光合作用、光合生物中的碳固定、类黄酮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中, 富集到光合作用和光合系统中的基因在无色膜处理下明显上调xenobiotic resistance表达。对差异基因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有17个基因富集到花青素合成和类黄酮代谢中的基因在无色膜处理下明显上调表达, 而在橙膜下明显下调表达。通过荧光定量PCR对17个上调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发现编码4CL、CAD、CCR、CYP75B1、DFR、POD、BGL、PAL等蛋白的13个基因在无色膜处理下的竹青中明显上调表达, 而在橙膜处理下的竹青中明显下调表达。【结论】蓝光是诱导月月竹竹青变色的主要因子, 能显著提高月月竹竹青中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 转录组结果数据表明, 蓝光通过增强苯丙烷代谢途径促进了花青素和木质素等黄酮类物质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