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R II FL bioimaging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以侵犯脊柱及骶髂关节为主要特征,还可导致其他器官系统的受累。肾脏损害是AS常见的关节外并发症之一。迄今为止,国内关于AS患者继发肾脏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征性表现及危险因素的大样本研究报道仍然较少。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AS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研究和探讨AS合并肾脏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以便风湿科医师对出现肾脏病变的AS患者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疗。方法:选取根据1984年修订的AS纽约分类标准诊断为AS的33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的尿液分析、肾功能结果分为肾脏损害组和普通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并对其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采用SPSS 2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来描述,采用?~2检验;与肾损害相关的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Taurine体内实验剂量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S合并肾损害的发病率及一般资料比较333例AS患者中,62例(18.6%)合并有肾脏损害,271例(81.4%)无肾脏损害;肾脏损害组与普通组在性别、发病年龄与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结石、肾囊肿在两组之间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潜血的发生与有无肾结石、肾囊肿患者之间Pexidartini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S肾脏损害组和普通组的临床表现比较两组之间髋关节受累、累及外周关节数、骨质疏松、眼炎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S肾脏损害组和普通组的实验室指标比较肾脏损害组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肾脏损害组血肌酐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两组之间HLA-B27、ESR、CRP、TC、UA、Ig 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患者性别、发病年龄、病程、UA水平均与肾脏损害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1.AS合并肾脏损害并不少见(18.6%),且发病隐匿,常无特征临床表现,可仅表现为反复血尿、蛋白尿。2.AS合并肾脏损害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大多正常,但肌酐高于普通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亦低于普通患者。3.定期监测尿潜血、尿蛋白、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有助于早期发现AS患者的肾脏病变。4.AS患者大多需长期应用NSAIDs,是否造成肾脏损害增加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