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在使用盐酸舍曲林治疗的基础上,比较高频左侧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与低频右侧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耐受性,以及它们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上对重复经颅磁刺激的频率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拟选取来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2名。将其分为高频、低频治疗组并进行配对。对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具体剂量由主管医师视病情予以调整。排除脱落患者,最终高频组有患者47例,低频组46例。2.高频组患者刺激点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刺激频率为10Hz;低频组刺激点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刺激频率1Hz。两组患者均按照各自相应的刺激模式每天治疗1次,1周治疗6次,治疗时间为4周,共计24次治疗。3.每位患者填写自编一般人口学情况调查表,于基线期,治疗2周末、4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HIV infection-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S),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的评估。同时,于基线期、治疗4周末检验每位患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同时,观察患者的副反应。4.使用Excel表格录入所得数据,其统计分析用SPSS25.0软件。对于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成对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研究结果:1.干预前比较:将高频组、低频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受教育年限、基线期各量表评分、基线期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LX-4720)。2.干预前、后比较:随着时间推移,两组各自的HAMD、HAMA、BSS、PSQI总分及各项因子分总体呈下降趋势,各量表的组内评分在干预后较基线期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各自的FT3、FT4水平在4周末较基线值均有所升高(P<0.05),TS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3.干预后比较:两组各量表的组间评分在治疗2周末及4周末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末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相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4.差值比较:对两组进行组间比较,除HAMA的“基线期-2周末”差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各项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高频左侧r TMS与低频右侧r TMS分别联合舍曲林的治疗方案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自杀意念、睡眠质量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两种刺激模式疗效相近。2.高频左侧r TMS与低频右侧r TMS分别联合舍曲林的治疗方案安全性肯定、不良反应轻微,且二者之间安全性及耐受性相比并无显著差异。3.青少年抑郁患者FT3、FT4水平经干预后有所改变,它们对症状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selleck HPLC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