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和影响肝内胆管癌根治术后远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了2014年5月到2022年9月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接受连续性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LLR)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的基线信息和临床资料,由肝胆外科具有丰富肝切除手术经验的医生团队进行治疗。从一个前瞻性维护的数据库中收集到的数据,并由作者重新校对。根据是否腹腔镜手术期间发生中转开腹,将患者分成两组:腹腔镜组和中转开腹组,并进行比较。结果:158例ICC患者中有46例(29.1%)需要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的直接原因包括:黏连15例(32.6%)、肿瘤原因26(56.5%)、不可控出血4例(8.7%)、肿瘤定位困难1例(2.2%)。经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表明,ICC患者腹腔镜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上腹部手术史(OR 2.803,1.03-7.67;P=0.045)、肿瘤靠近主要血管(OR 4.301,1.72-10.78;P=0.002)、胆道重建(OR 6.541,1.41-30.32;P=0.016)和IMM手术难度III级的手术(OR2.918,1.16-7.37;P=0.024)。腹腔镜组和中转开腹组ICC患者术后1、3、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86.2%、55.4%、44.8%和59.7%、35.7%、22.3%,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4个月和27个月。为进一步探究影响两组ICC患者远期预后的原因,对各因素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再对其中P值<0.1或现有文献报道与ICC预后相关的变量纳入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结果表明高血压[hazard ratio(HR)2.503,95%CI 1.409-4.446;P=0.002]、术前CA19-Ecotoxicological effects9升高(HR 2.156,95%CI 1.098-4.237;P=0.026)、肿瘤大小(HR 1.203,95%CI1.062-1.361;P=0.004)、淋巴结转移(HR 2.151,95%CI 1.045-4.429;P=0.038)、低分化腺癌(HR 2.163,95%CI 1.248-3.Compound 3生产商749;P=0.006)、住院天数(HR 1.031,95%CI 1.007-1.055;P=0.01)是影响ICC患者LLR术后(包括中转开腹)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上腹部手术史、肿瘤靠近主要血管、胆道重建和IMM手术难度III级是LLR治疗ICC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近期疗效上,腹腔镜中转开腹治疗ICC比成功腹腔镜手术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更多的术中出血,更高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更长的术后住院时间。在远期生存方面,术前CA19-9升高、高血压病史、肿瘤大小、住院天数、淋巴结转移和病理低分化腺癌是影响ICC患者腹腔镜术后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另外存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时间延长或需要术中术后输血的ICC患者的远期生存效益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进行验证PS-341。据此可对LLR术后的ICC患者的远期预后进行个体化评估,以期为该领域的探索提供有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