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表达miR-200a-3p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心脏功能和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过表达miR-200a-3p对老年DM合并冠心病(CAD)大鼠心肌纤维化、心脏功能和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48只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n=8),余4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STZ制备DM模型,腹腔注射10 U/kg垂体后叶素制备DM合并CAD模型。造模成功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od)、阴性对照组(Neg-Con)和miR-200a-3p激动剂组(miR-200a-3p),每组各10只。RT-PCR检测miR-200a-3p,血糖仪检测FBG,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损伤程度,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胶原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ELISA法检测IL-12、γ-干扰素(IFN-γ)、IL-4、IL-13。结果 与Con组比较,Mod组miR-200a-3p、LVEF、LVFS降Buffy Coat Concentrate低(P<0.05),FBG、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LVEDd、LVESd、IL-12、IFN-γ、IL-4和IL-1更多3升高(P<0.05)。与Mod组比较,miR-200a-3p组miR-200a-3p、LVEF、LVFS、Iwww.selleck.cn/products/mln-4924L-4、IL-13升高(P<0.05),FBG、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LVEDd、LVESd、IL-12、IFN-γ降低(P<0.05),心肌组织损伤情况改善,心肌组织胶原纤维化程度降低。结论 过表达miR-200a-3p可改善老年DM合并CAD大鼠心肌纤维化、心脏功能和免疫炎症反应。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在左心室机械辅助减负荷模型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在左心室机械辅助减负荷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左心室减负荷后心肌逆向重构的分子机制。方法结扎Lewis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心力衰竭,4周后将14只心力衰竭大鼠随机分为心力衰竭组(n=7)与移植组(n=7)。将供体移植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及右肺移植到受体正常Lewis大鼠的腹部,通过供体的升主动脉与受体的降主动脉吻合。7只正常Lewis大鼠作为正常组。结扎左前降支4周后心脏超声测量3组大鼠心室直径和心肌梗死范围。移植2周后,称取各组大鼠心脏、左心室质量;显微镜观测左心室心肌细胞直径与心肌纤维化程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P-1、MMP-9、TIMP-1的mRNA表达及计算MMP-1mRNA/TIMP-1mRNA的比值。结果结扎左前降支4周后,心力衰竭组及移植组舒张末直径(LVEDD)较正常组升高、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较正常组下降,而此两组间LVEDD、LVFS及心肌梗死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心力衰竭组心脏、左心室质量和左心室心肌细胞直径大于移植组与正常组;移植组心脏、左心室质量、左心室心肌细胞直径接近正常组。心肌纤维化的程度移植组>心力衰竭组>正常组[(7.90±2.32)%比(4.20±1.84)%比(1.54±0.31)%,均P<0.05]。心力衰竭组和移植组MMP-1、MMP-9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1.89±0.23、1.32±0.16比0.41±0.01,2.03±0.15、1.50±0.13比0.46±0.01,均P<0.05),但心力衰竭组与移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力衰竭组TIMP-mRNA表达低于正常组与移植组(0.72±0.18比1.21±0.02、1.68±+0.21,均P<0.05);正常组与移植组比较GSK2118436临床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力衰竭组MMP-1mRNA/IM此网站P-1mRNA比值较正常组及移植组明显增高(2.03±0.1plant virology5比0.30±0.01、0.81±0.11,均P<0.05);正常组与移植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心室减负荷后,心肌逆向重塑的过程伴随着心肌细胞MMP及TIMP水平的改变。

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通过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

目的观察过表达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对腺样囊性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感染腺样囊性癌SACC-83、SACC-LM细胞,获得稳定过表达RUNX3的细胞株(过表达RUNX3组),并设置空白慢病毒感染的阴性对照细胞株(阴性对照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购买NirogacestatUNX3蛋白过表达;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n blot检测过表达RUNX3对SACC-83、SACC-LM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及Snail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WPersistent viral infections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RUNX3对SACC-83、SACC-LM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采用细NSC 125973体外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慢病毒感染SACC-83、SACC-LM细胞后,其RUNX3蛋白表达[(0.968±0.035)、(0.956±0.037)]均显著上调,与阴性对照组[(0.425±0.031)、(0.196±0.0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RUNX3组的Vimentin、Fibronectin、Snail mRNA表达下降34.2%~61.9%、蛋白表达下降31.8%~71.8%;而SACC-83细胞的E-cadherin mRNA和蛋白分别上调2.671、2.237倍,SACC-LM细胞的E-cadherin mRNA和蛋白分别上调3.687、5.454倍。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RUNX3组的MMP-2和MMP-9表达显著下降(P=0.005、P=0.004)。细胞划痕实验显示,过表达RUNX3细胞的迁移率较低。结论RUNX3可以抑制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EMT,这是其抑制腺样囊性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机制之一。

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Alisertib IC50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ecretedfrizzled-relatedprotein4,SFRP4)、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1,VASH-1)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微量白selleck AZD6738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6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27例)。另选取医院同期招募的43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四组的临床资料。分析糖尿病进展为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因素,糖尿病患者血清SFRP4、VASH-1与UAER的相关性以及血清SFRP4、VASH-1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糖尿病病程显著长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且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显著长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血清尿素氮、SFRP4、VASH-1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且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显著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0.05)。糖尿病病程延长以及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血清尿素氮、SFRP4、VASH-1水平升高是糖尿病进展为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患者的血清SFRP4、VASH-1均与UAER呈正相关性(r=0.786,P<0.05;r=0.802,P<0.05)。SFRP4联合VASH-1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高于SFRP4的0.General psychopathology factor811和VASH-1的0.775,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血清SFRP4、VASH-1水平升高介导了糖尿病患者的肾损伤过程,二者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能较高。

预后营养指数在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在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NI对术后总体并发症的预测价值并确定其最佳截点,根据截点进行分组,对比分析两组间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关指标的差异;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包括PNI在内的相关指标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116例患者,其中男75例、女41例,年龄65(58~69)岁,ROC曲线下面积为0.647,其最佳截点为51.9,以该节点分组,高PNI组45例,低PNI组71例,两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χ~2=10.437,P=0.001)、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χ~2=10.81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genetically edited food示,呼吸机使用时间(Z=10.437,P=0.001)、血清白蛋白值(t=2.961,P=0.004)、PNI分组(χ~2=5.96,P=0.015)为影响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结果则提示,呼吸机使用时间(OR=1.014,P=0.003)、饮酒史(OR=4.608,P=0.015)为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PNselleckchemI为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OR=0.243,P=0.047)。结论 PNI指数在术后并发症预测具有一定selleck产品价值,可量化患者术前营养及免疫状况。饮酒史、呼吸机使用时间是腔镜辅助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PNI为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

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脾肾两虚兼血瘀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脾肾两虚兼血瘀证的疗效GMO biosafety。方法 将8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MCI脾肾两虚兼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后脱落2例)于常规降糖、降压、降脂基础上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42例(后脱落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中医证候评分,并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HbA_1c、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3-Methyladenine采购疗组治疗后HbA_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oCA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7.5%(31/40),对照组总有效率10.0%(4/4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健脾活血方不仅对老年2GNE-140型糖尿病合并MCI脾肾两虚兼血瘀证患者有辅助降血糖作用,还能使患者的中医证候得到显著改善,其认知功能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MAPK通路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机制是由多种信号通路相互交联共同介导的结果,是一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全身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OP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因其发病率高寻找更多、治愈难度大、预后差等一系列问HPV infection题,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和报道。目前西医治疗OP的药物主要分为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两大类,虽然疗效可靠,但仍存在患者对该药物的依存性较差、副作用不可控、费用高昂等不足。然而,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创新,中医药治疗OP在临床得到普遍认可。诸多学者发现,中医药治疗OP的机制中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广泛参与,其主要通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分化、抑制破骨细胞(osteoporosis,OC)的分化及提高与成骨相关的因子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MLN8237 NMR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Ⅰ型胶原蛋白(COL1)等表达到来治疗OP。虽然目前对于中医药治通过MAPK通路治疗OP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在其分子机制研究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本文综述了MAPK信号通路及关键靶点蛋白因子与OP的关系,以明确 MAPK信号通路对OP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中药靶向调控MAPK信号通路来治疗OP作以系统总结,以期为中医药进一步精准治疗OP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症状调查

目的 利用不同时间点患者报告结局分析肺癌患者围术期症状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2021年3—4月实施胸腔镜肺癌切除手术患者109例为调查对象,其中男55例(50.46%)、女54例(49.54%点击此处),平均年龄(55.19±12.12)岁。使用肺癌患者术后症状量表调查患trait-mediated effects者术前、术后1 d、出院当天、术后30 d的症状变化。结果:平均住院时间(6.89±2.25)d。患者术前均未报告肺癌相关临床症状,术后1 d最突出的症状是疼痛(3.33±0.96)、恶心(2.81±1.18)、头晕(2.00±0.85)、疲劳(1.89±0.79)和气促(1.79±1.37),术后随时间推移,自觉头晕、恶心、疲劳等症状的患者逐渐减少,症状缓解明显(P<0.05);然而,患者自觉疼痛和咳嗽、气促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在术后30 d,分别有70.64%、64.22%、33.03%的患者自觉有疼痛感和咳嗽和气促症状,且咳嗽程度有加重趋PS-341配制势(P<0.001)。结论:疼痛、咳嗽、头晕、气促、疲劳等是肺癌患者术后的核心症状,大部分术后不良症状短期内可得到有效控制,但疼痛、咳嗽、气促等仍呈现持续性特点。肺癌患者围术期的疼痛迁延、咳嗽气促持续等特点及其干预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

植物乳杆菌抑菌蛋白的分离鉴定及抑菌特性研究

【目的】筛选新型广谱有效的抑菌蛋白,为全面解析植物乳杆菌抑菌机制和开发新型抗菌制剂奠定基础。【方法】MC3以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为研究对象GSI-IX说明书,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其抑菌活性,以低温离心和超滤法初步分离获得胞外蛋白并测定其抑菌活性,对胞外蛋白进行不同温度、pH及蛋白酶处理,研究抑菌蛋白理化特性,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进一步分析鉴定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中的抑菌成分。【结果】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发酵上清液在发酵24 h的抑菌能力最强;胞外蛋白的抑菌能力与发酵上清液相近;植物乳杆菌抑菌蛋白具有较好的耐热特性,与对照组相比,在20~80℃时抑菌活性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pH 6.0~8.0时抑菌活性最佳,对蛋白酶敏感;经LC-MS/MS鉴定分析,检测出5种可信度较高且与抑菌作用相关的蛋白质,分别是片球菌素pediocin PA-1、溶菌素(lysin)、聚酮合酶(polyketpooled immunogenicityide synthase)、辅助蛋白(accessory protein)和LysM peptidoglycan-binding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分子质量分别为5.348、7.348、8.348、6.348和19.662 ku;蛋白质功能分析结果表明,片球菌素pediocin PA-1与溶菌素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与细胞膜,从而达到抑菌效果。LysM peptidoglycan-binding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可识别含有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残基的肽聚糖,上调抗菌肽的表达;辅助蛋白主要参与细菌素的合成,聚酮合酶主要参与抗生素的合成,二者通过参与抑菌物质的合成间接发挥抑菌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并鉴定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的5种抑菌蛋白;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可能通过其代谢产物中的多种抑菌蛋白协同发挥抗菌作用。

术前控制营养状态评分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于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98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CONUT评分将患者分为高CONUT评分组(≥3分,30例)与低CONUT评分组(<3分,6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结果,并采用单因素组间比较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高CONUT评分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低CONUT评分组(P<0.05),低分化、TNM分期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低CONUT评分组(均P<0.05)。全部患者术后均至少随访5年,随访期内共有53例患者出现immunity effect复发转移,总发生率为54.1%,包括18例局部复发、26例远处转移、9例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随访期间内共有20例患者死亡,总生存率为79.6%。高CONUT评分组患者术后5年复发转移率、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低CONUT评分组(均P<0.05)。复发转移组患者的年龄、肿瘤最大径均显著大于无复发转移组(均P<0.05),低分化、TNM分期为Ⅲ期、有PF-07321332采购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无复发转移组(均BIBW2992体内实验剂量P<0.05),术后靶向治疗的患者占比显著低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为Ⅲ期、CONUT评分≥3分均为NSCLC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 术前CONUT评分能有效预测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是其独立预测因素,有助于临床的早期筛查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