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结直肠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易向肝脏转移Blood Samples,死亡率高。已经确定了结直肠癌转移背后的几个机制,其中包括高脂血症。例如,高脂血症可导致干性增强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从而增加结直肠癌的转移。高脂血症与结直肠癌转移的关系主要有三个方面:(1)促进结直肠癌的初始转移特性;(2)刺激结直肠癌细胞离开血管系统;(3)促进结直肠癌转移的发展。肿瘤的发展依赖于细胞代谢的重新编程。肿瘤细胞能在缺氧条件下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利用这些营养物质从而保持其生存。被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的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PIH获悉更多BP1),主要定位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管腔表面。GPIHBP1的酸性结构域和Ly6结构域协同结合脂蛋白脂肪酶水解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向周围组织释放营养物质。GPIHBP1缺乏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肥胖都与发生恶性肿瘤的高风险显著相关。GPIHBP1作为转运脂蛋白脂肪酶(LPL)的主要受体,可调节脂代谢而改变细胞能量产生方式,进一步深入研究GPIHBP1与肿瘤细胞的关系,有可能成为早期诊断结直肠癌、开发精准靶向治寻找更多疗以及推进免疫疗法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靶点。目的:1、对结直肠癌手术标本中GPIHBP1基因在结直肠癌患者(CRC)不同分期的表达进行了初步探讨;2、研究GPIHBP1在不同分期的结直肠癌原发灶中的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之间的关联,以探究其在结直肠癌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作用;3、初步探讨GPIHBP1对肿瘤细胞的凋亡、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4、体外实验基于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GPIHBP1对肿瘤生长及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探讨该蛋白是否影响癌细胞免疫微环境的形成;5、检测GPIHBP1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转移癌组织、原发灶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探讨该蛋白的表达水平是否进一步参与CRC癌细胞增殖转移、免疫逃逸。方法:1、首先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GPIHBP1 mRNA水平的变化。2、对68名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原发灶癌巢、间质细胞和正常癌旁组织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PIHBP1蛋白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髓系抑制细胞、CD8+和CD56+细胞在同一组织中平行染色。3、使用多种实验方法来检测异位表达GPIHBP1的肿瘤细胞在增殖、迁移和侵袭方面的变化,其中包括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划痕实验、Western blot和CCK8实验。3、将MC38(小鼠结肠癌细胞系)和MC38-GPIHBP1(异位表达GPIHBP1)细胞分别移植到小鼠背部,同时观察肿瘤生长和免疫细胞浸润情况。4、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1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转移灶、原发灶和癌旁正常组织中GPIHBP1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正常组织相比,Dukes A-B期结直肠癌组织中GPIHB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Dukes C-D期结直肠癌组织中GPIHB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原发灶癌巢和GPIHBP1的蛋白表达水平蛋白水平的表达与募集的巨噬细胞或MDSCs组化染色程度的表达呈正相关,与募集的CD8+、CD56+细胞的表达呈负相关;2、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GPIHBP1异位表达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减弱肿瘤细胞的凋亡能力;3.MC38-GPIHBP1(MC38肿瘤细胞异位表达GPIHBP1)移植瘤小鼠皮下肿瘤的体积及重量增加,MC38-GPIHBP1移植小鼠肿瘤单细胞悬液中CD4+T、CD8+T、NK细胞明显减少,而CD11b+F4/80+细胞增加,未发现树突状细胞变化;CD11b+F4/80+CD86+细胞增多,CD11b+F4/80+CD206+细胞减少。组织学检查证实巨噬细胞和MDSCs较多,CD8+T细胞较少。4、结直肠癌转移癌患者中,与正常组织相比,CRC患者原位癌巢GPIHBP1表达下降,而转移癌巢组织增强了 GPIHBP1的表达。结论:GPIHBP1的动态表达参与了结直肠癌的进展过程。结直肠癌患者晚期中GPIHBP1高表达的蛋白水平提示在肿瘤微环境中有效的免疫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