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 RNA定量在NAs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目的血清HBV RNA来源于肝内ccc DNA的转录产物释放入血,与肝内ccc DNA的相关性密切,在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判断停药预后等方面更加灵敏。我们收集接受有效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不同时间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清并检测HBV RNA,展现不同治疗时间下血清HBV RNA的水平变化及与其他病毒学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影响血清HBV RNA水平的因素。方法纳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395名。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规律NAs药物治疗12个月以上,至少2次间隔3个月连续检测血清HBV DNA满足低于检测下限。根据血清HBe Ag状态,分为HBe Ag阴性组(n=282)及HBe Ag阳性组(n=113),两组内根据接受NAs抗病毒治疗时间不同分别分为1年组、2年组、3年组、4年组、5年组及5年以上组;同期纳入未抗symbiotic bacteria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93例;采集血清标本进行HBV RNA检测,同时收集HBs Ag、HBe Ag等血清HBV标志物及肝功能检测结果。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Graph Pad Prism5.0软件绘制统计图。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R)]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Be Ag阳性组中,不同治疗时间的HBV RNA阳性率均为100%,接受NAs治疗1年组至5年以上组HBV RNA定量水平(log10Copies/m L)分别为4.675(3.3225~6.23)、4.37(3.71~5.2475)、4.17(3.205~5.42)、4.045(3.4175~4.7625)、3.98(3.25~5.35)、3.865(3.155~5.88)。HBe Ag阴性组中,1年组至5年以上组HBV RNA阳性率分别为72.0%、61.7%、61.29%、57.89%、43.64%、42.62%,HBV RNA定量水平(log10Copies/m L)分别为2.385(2.00~2.9775)、2.22(2.00~2.76)、2.38(2.00~2.93)、2.19(2.00~2.7025)、2.00(U~2.46)、2.00(Compound 3UD~2.29)。在HBe Ag阴性组中进行HBV RNA检出的影响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s回归提示确认细节血清HBs Ag水平及用药时长为HBV RNA检出的独立影响因素(OR=1.809、0.867,P均<0.05)。在HBV RNA与各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HBe Ag阳性组中HBV RNA与HBe Ag、HBs Ag呈正相关,与ALT、AST及胆红素均无明显相关,HBe Ag阴性组中HBV RNA与各血清学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无论HBe Ag状态,未接受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 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口服NAs药物治疗的CHB患者。结论在NAs经治的慢乙肝患者中,持续病毒抑制时仍可在血清中检测到HBV RNA,HBe Ag阳性患者有更高的HBV RNA阳性检出率及定量水平;HBe Ag阴性时,NAs治疗时间和HBs Ag水平是HBV RNA检出阳性的影响因素,长治疗时间、低水平HBs Ag会降低HBV RNA阳性率;HBe Ag阳性患者中HBs Ag及HBe Ag水平与HBV RNA水平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