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服药信念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45例,采用服药信念量表(BMQ)进行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45例患者服药信念得分为(4.17±1.23)分,必要性信念得分为(19.52±3.45)分,顾虑信念得分为(18.29±4.26)分。必要性信念得分与顾虑信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经济负担、病程、服药时长、复发住院次数、用药不当诱发加重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服药信念得分有影响(P<0.05);病程、服药时长、复发住院次数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服药必要性信念得分有影响(P<0.05);经济负selleck NMR担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服药顾虑信念得分有影响(P<0.05)。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服药信念处于较低水平,复发住院次数、selleckchem经济负担是影响重症肌无力患者服药信念得分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住院次数是服药必要性信念得分的独立危险因Drug incubation infectivity test素。
胆汁代谢物IAA与CA19-9的液体活检对胆管癌的辅助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胆汁中代谢产物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对胆管癌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管癌患者34例,胆道结石患者17例。收集这51名患者的胆汁和血清,其中胆汁样本通过术前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或术中抽取胆汁获取,利用LC-MS代谢组学技术对胆汁中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测定胆汁中差异代谢物IAA与胆汁和血清中碳水化合物抗原19-9(Carbohydrate Spatiotemporal biomechanicsantigen,CA19-9)水平,利用统计学分析推断其FUT-175抑制剂对胆管癌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1.胆汁中CA19-9及代谢物IAA的表达水平可显著区分胆管癌与胆道结石疾病患者,对于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胆道结石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胆管癌组CA19-9在胆汁中的水平显著高出血清,并且二者不同具有统计含义(P<0.05)。3.胆汁中CA19-9、代谢物IAA测定的灵敏度为64.70%、94.10%,特异度为88.20%、94.10%,均明显高于血清中检测的灵敏度(68.1%)和特异度(70.获悉更多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CA19-9在胆汁和血清中表达水平可以高效地辅助确诊胆管癌和胆道结石疾病,而且在这两种情况下,CA19-9在胆汁中的表达水平更有利于确诊胆管癌。2.代谢产物IAA在胆汁中表达水平对比CA19-9在胆汁和血清中表达水平更有利于确诊胆管癌3.胆汁中CA19-9和IAA的表达水平显著优于血清中CA19-9,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胆管癌的诊断准确性。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运脾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机制及实验验证
目的 基点击此处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运脾药对“苍术-薏苡仁”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adenoidal hypertrophy, AH)的药理机制。方法 筛选“苍术-薏苡仁”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图;检索儿童AH疾病相关靶点,构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PPI网络;对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并构建“靶点-通路”网络;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组别小鼠脾组织中目标靶点蛋白表达,验证苍术酮通过HIF-1α-sumoylation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 得到“苍术-薏苡仁”药物靶点71个,儿童AHMedical organization疾病相关靶点337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30个;“苍术-薏苡仁”主要活性成分为豆甾醇、苍术酮等,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有管形态形成、对激素的反应等,涉及的细胞成分有膜筏、转录调节因子复合物等,相关靶点功能主要富集于转录因子结合、蛋白质结构域特异性结合等,其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有HIF-1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苍术酮治疗组SUMO-1、HIselleckchem DorsomorphinF-1α、VEGF及VEGF-R蛋白表达量均较模型组下调(P<0.05)。结论 “运脾法”治疗儿童AH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实现的,主要从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等方面发挥其治疗儿童AH的作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究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文献挖掘整理芍药甘草汤化学成分;利用GeneCards、OMIM、DrugBank、TTD数据库收集CAG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图筛选交集靶点,由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由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出芍药甘草汤有效活性成分103个,selleckchem与CAG相关靶点76个,重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柚皮素、甘草查尔酮A,核心靶点包括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肿瘤抑制因子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等,KEGG通路主要富集于白细Roxadustat作用胞介素-17(IL-17)、TNF、缺氧诱导因子1(HIF-1)等通路。分子对pathologic Q wave接结果显示化合物与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芍药甘草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CAG的治疗作用。
肠道菌群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FUT-175分子量最常见的痴呆形式,也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肠肠道菌群的变化能够引起多种症状和疾病,除了常见的各种肠道疾病外,甚至还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近person-centred medicine年来,科学家提出了脑-肠道-肠道微生物轴(脑肠轴)的概念,目前这一概念的研究仍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但至少包括神经、免疫、内分泌和代谢等多条途径。本文旨在总结和讨论当前发现,以阐明肠道微生物群在AD发展中的作用。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Microbiology抑制剂,也是老年人痴呆的最常见原因。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达5.9%,目前患者约1 250万人,占世界患病人群的25%。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这一疾病的患病人数将在可见的未来急剧增加,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卤胺席夫碱改性大麻纤维及其薄膜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细菌和病毒的传染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传统的石油基材料对环境污染巨大,发展绿色安全的生物基材料的呼声越来越高。纤维素是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储量巨大的多糖,从很早之前就被人们广泛使用。但纤维素材料本身的多糖结构容易沾染细菌,成为病毒滋生的温床,变成疾病传播的载体,因此许多行业对纤维素材料的抗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以制备的有机抗菌剂赖氨酸接枝N-卤胺和大麻纤维为原料,通过简单温和的席夫碱反应制备了新型大麻纤维材料。该大麻纤维材料结合了大麻纤维、氨基酸型希夫碱和N-卤胺等多种灭菌方法,不同灭菌方法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材料的selleck抗菌性medically ill能,降低了可能出现的细菌耐药性。基于卤胺席夫碱型大麻纤维材料及其薄膜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开展了以下两方面工作:(1)赖氨酸接枝N-卤胺席夫碱型大麻纤维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为了制备出抗菌手段多样,绿色环保的纤维素抗菌材料,本章以赖氨酸和3-氨基乙基-5,5-二甲基海因(ADMH)制备了赖氨酸接枝N-卤胺(Ly-ADMH)。以双醛大麻纤维(DAH)和Ly-ADMH为基础,通过希夫碱反应制备了赖氨酸接枝N-卤胺席夫碱型大麻纤维(DAH-Ly-ADMH),氯化后得到了大麻纤维抗菌材料(DAH-LyADMH-Cl)。利用FT-IR,TG,XPS,SEM,XRD等方法对材料的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抗菌实验表明,该材料在5 min内MLN4924浓度可完全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通过设计赖氨酸接枝N-卤胺与大麻之间形成的席夫碱的结构设计,使材料结合了多种原料的杀菌手段,具有高杀菌效果、优异的低毒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材料有效解决了纤维素材料缺乏抗菌能力的问题。(2)改性双醛纤维素薄膜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纤维素在自然界中储量巨大,绿色环保,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包装,医疗卫生等行业。但纤维素难以溶解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大多数纤维素薄膜因此成型困难,成本高,产率低。本章节通过氧化作用制备高醛基含量的双醛纤维素,溶解在热水中后通过简单的共混加入DAH-Ly-ADMH,获得了具备良好抗菌性能的纤维素复合薄膜。通过紫外光谱,万能试验机,DMA,红外光谱等研究了他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抗菌实验表明薄膜能在5min内杀灭99%的细菌并且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与再生性能,为绿色抗菌薄膜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在食品包装,医疗卫生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星形胶质细胞在血脑屏障发育与稳态维持中的作用机制
血脑屏障(blood-braSBE-β-CD MWin baMalaria immunityrrier, BBB)由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包绕内皮细胞的基膜、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足突构成,它将血液与脑组织分隔开来,从而维持神经功能包括神经环路、突触连接和重塑等微环境的稳定。BBB稳态失衡与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内的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关,但目前BBB稳态维持与失衡的机制尚不清楚。Axl抑制剂星形胶质细胞作为BBB的组成成分,也是神经血管单元中联系神经元与脑微血管的枢纽,在BBB发育特别是BBB稳态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BBB的发育过程之后,综述了星形胶质细胞诱导BBB发育、成熟及其在BBB稳态维持中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与BBB稳态失衡有关的A1型星形胶质细胞异质性的概念,以期为深入研究BBB稳态维持机制及加深理解BBB稳态失衡诱发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启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IL-4、INF-γ及TAFI表达及其与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NF-γ)、纤溶抑制物(TAFI)表达及其与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比较分析糖尿病肾病组(n=102)与健康组(n=54)的IL-4、INF-γ及TAFI表达水平;将糖尿病肾病组分为3组,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IL-4、INF-γ及TAFI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IL-4、INF-γ及TAFI表达水平与2型DN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肾病组IL-4、INF-γ及TAFI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不同肾功能损伤程度患者IL-4、INF-γMS-275体内及TA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4与24 h UmAlb负相关(P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pexidartinib-plx3397.html<0.05),与eGFR、Scr无相关性(P>0.05);INF-γ与eGFR负相关,与Scr、24 h UmAlb正相关(P<0.05);TAFI与eGFR负相关,与Scr、24 h UmAlb正相关(P<0.05)。结论:2型DN患者外周血IL-4、INF-γ及TAFI表达Immediate implant水平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存在相关性,可通过检测外周血IL-4、INF-γ及TAFI的表达水平为2型DN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评估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PIK3CA、p-AKT、PTEN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IK3CA、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通过UCSC Xena数据库中癌基因组图谱的头颈鳞癌数据集(TCGA-HNSC)分析PIK3CA和PTEN在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3例SNSCC组织和20例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中PIK3CA、p-AKT及PTEN蛋白表达,分析PIK3CA、p-AKT及PTEN蛋白表达与SN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HNSCC组织中PIK3CA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而PTEN mRNA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PIK3CA和p-AKT蛋白在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SNSCC组织,而PTEN蛋白在SN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K3CA及p-AKT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原发部位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无关(P>0.05);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原发部位、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均无anatomopathological findings关(P>0.05)。Spearman分析显示,SNSCC组织中PIK3CA和p-AK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64,P<0.01),PIK3CA与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14,P<0.01),p-AKT与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53,P<0.01)。Kaplan-Meier分析显示,PIK3CA及p-AKT蛋白阳性表达患者GDC-0973半抑制浓度中位生存期短于阴性表达患者(P<0.01),PTEN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与阴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K3CA和p-AKT过表达伴PTEN表达缺失参与SNSCC的寻找更多发生、发展,且PIK3CA和p-AKT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慢性肾脏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中药调节免疫功能的系统评价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探讨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因素;评价中药调节慢性肾脏病患者免疫功能疗效。方法:1.通过回顾性研究纳入了 2021年6月~2022年12月至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就诊的87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检验资料、中医四诊资料。根据疾病分期将患者分为慢性肾脏病1期组、2-4期组、5期组。比较不同分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检验资料,进一步通过Pe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将检验资料、中医证素资料与各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2.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及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中医药调节慢性肾脏病患者免疫功能的文献biopsy naïve,运用Cochrane进行文献质量管理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和偏倚分析,评价中医药调节慢性肾脏病患者免疫功能的效果。结果:1.慢性肾脏病1期、2-4期、5期患者在NK、CD8+T、CD3+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年龄、C反应蛋白与NK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呈正相关,总二氧化碳、肾小球滤过率与之呈负相关。年龄与CD8+T、CD3+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呈负相关,肾小球滤过率与CD8+T、CD3+T淋巴细胞亚群呈正相关。年龄、肾小球滤过率始终LGX818与NK、CD8+T、CD3+T淋巴细胞亚selleck HPLC群比例有相关性。中医证素中水湿证与CD4+T淋巴细胞亚群呈负相关。气滞证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呈负相关,阳虚证与NK淋巴细胞亚群呈负相关。2.与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联合口服中药能够有效的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CD8+T淋巴细胞比例,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结论:1.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年龄、肾小球滤过率、水湿证、气滞证、阳虚证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相关。2.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功能和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