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Canagliflozin试剂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systematic biopsyEV_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水平、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59/61),高于对照组的81.97%(5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_1、FEV_1/FVC、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LGK-974说明书义(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治疗AECOPD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水平和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改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布地奈德治疗。

两种芽胞杆菌代谢组学及差异代谢物2-庚酮合成分析

植物寄生线虫给全球农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生物防治植物寄生线虫具有致死能力强、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从而成为了植物寄生线虫防治的主流。前期研究发现,杀线虫芽胞杆菌B16(Bacillus nematocida B16)是一株具有显著杀线活性的芽胞杆菌,该菌株可以感知到线虫的存在,线虫产生的吗啉分子可诱导B16提前形成芽胞、在线虫肠道定殖从而杀死线虫。大量文献表明,代谢物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可调控细胞信号传导和表观遗传修饰,在细菌与线虫互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B16对线虫的吸引能力要大于同为芽胞杆菌属的枯草芽胞杆菌168(Bacillus subtilis 168),这个过程挥发性物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两种芽胞杆菌的挥发性代谢物质有哪些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究竟是转录水平还是代谢水平?当细菌感知到线虫后,两种芽胞杆菌又有哪些代谢差异?本研究以B16和168为研究对象,通过代谢组学分析两种芽胞杆菌的差异代谢物,借助q PCR、异源表达、同源模建、分子对接、酶学性质分析等方法探究两种芽胞杆菌差异代谢物形成关键酶的差异,分析关键酶的结构及活性差异,利用GC-MS检测线虫存在前后两种芽胞杆菌代谢物的差异从而解析不同芽胞杆菌差异感知线虫的分子机理,揭示代谢物作为“信号chronic otitis media分子”调控细菌芽胞形成的生理意义,为深入研究线虫和细菌互作关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B16和168的代谢组学分析。B16、168培养3天后,一共检测到9种差异代谢物,分别是:苄基甲基酮、2-十六酮、2-庚酮、苯乙醛、2-壬酮、5-甲基-2-己酮、N-二甲氨基甲基-叔丁基-异丙基膦、二氢-β-紫罗兰酮、2,2-二甲基-丙亚磺酰基砜。其中168中2-庚酮含量是B16的四倍。通过差异代谢物的化学纯品来测定它们与两种芽胞杆菌芽胞生成的影响,2-庚酮能够抑制两种芽胞杆菌芽胞的生成,2-庚酮(7.03mmol/m L)处理27小时时抑制率最大B16抑制率为74.6%,168抑制率为96%。通过趋化实验验证2-庚酮对于线虫的吸引能力,在稀释10倍(0.703 mmol/m L)时对线虫有吸引能力最强,趋化指数为0.45。结果说明了虽然同为芽胞杆菌属但是两种芽胞杆菌所产生的挥发性代谢KPT-330使用方法物仍有差异。2.两种芽胞杆菌硫酯酶Yne P差异分析。q PCR验证两种芽胞杆菌不同时间段yne P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培养12 h时,B16硫酯酶yne P基因的表达量是168的1.428倍;培养72小时时,B16硫酯酶yne P基因的表达量是168的0.991倍,它们的转录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两个酶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到97.12%,B16硫酯酶Yne P的分子量是15993.35 Da,等电点(p I)为7.06,168硫酯酶Yne P的分子量是16007.42 Da,等电点(p I)为7.82。都具有典型的TE(Thioesterase)结构域,含有保守的催化三联体Asp~(16)-His~(23)-Tyr~(26),起到终止反应和释放产物的功能。通过同源建模预测三级结构,两个硫酯酶Yne P三级结构呈现典型的“hot dog”结构,是TE超家族中最常见的结构折叠。两个酶存在4个差异氨基酸均不位于底物口袋和活性中心,位于单体B的第6位氨基酸由B16 Yne P的苏氨酸变为168 Yne P的赖氨酸,与单体C的第11位氨基酸精氨酸之间的距离产生较大变化,这可能导致A-B与C-D两平面的结合,影响硫酯酶四聚体形成。B16、168硫酯酶Yne P分别与代谢底物β-酮脂酰-Co A进行分子对接,结合能分别为-5.47(kcal/mol)、-6.95(kcal/mol)。结果说明了B16和168代谢物2-庚酮形成的转录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且两个硫酯酶结构差异并不大。3.两种芽胞杆菌硫酯酶Yne P的异源表达纯化及酶学性质比较。利用PET-30a、PET-28a载体构建异源表达质粒并转化至BL21感受态细胞获得B16-PET30a-BL21、168-PET28a-BL21菌株。这两株菌的最佳诱导条件为0.2 mmol/L IPTG 16℃180 rpm诱导10 h,获得B16硫酯酶Yne P可溶性目的蛋白分子量大约为18 k Da,168硫酯酶Yne P可溶性目的蛋白分子量大约为17 k Da。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确定了500 mmol/L的咪唑浓度是两个重组目的蛋白的最佳洗脱浓度。进一步对重组酶酶学性质进行探究,B16、168硫酯酶Yne P酶活分别为1.243 U/m L、1.2339 U/m L。两个重组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0℃,最适p H分别为8、9,除了最适条件外,168 Yne P的相对酶活始终高于B16 Yne P的相对酶活,说明168 Yne P比B16 Yne P的耐受性更好,这可能是导致它们产生差异代谢物的原因。两个重组酶都在10℃~30℃、p H 7~8稳定性较好。4.两种芽胞杆菌感知线虫的差异。检测到在没有线虫存在的情况下B16有丁香酚的生成,而在感知线虫存在后丁香酚不再生成,说明线虫的存在抑制了B16丁香酚的生成。同为芽胞杆菌属的168在感知线虫前后均没有检测到丁香酚。根据文献报道,丁香酚能够抑制枯草芽胞杆菌168芽胞的生成。通过对不同时间段丁香酚纯品处理两种芽胞杆菌镜检后发现,丁香酚能够抑制两种芽胞杆菌芽胞的生成,在13小时时抑制了B16芽胞的生成,在14小时时抑制了168芽胞的生成。同时对芽胞抑制率进行统计,两种芽胞杆菌都在丁香酚(6.43 mmol/m L)处理24小时时抑制率最大,B16抑制率为27%,168抑制率为53%。综上所述,两种芽胞杆菌所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质存在差异,所产生的线虫引诱剂2-庚酮的差异并不是转录水平的。比较两种芽胞杆菌甲基酮合成关键酶Yne P后发现其结构、活性差异不大,但是168 Yne P温度、p H耐受性比B16 Yne P的更好,这可能是导致它们产生差异代谢物的原因。虽然168产生的2-庚酮多于B16,但是B16对于线虫的吸引能力要大于168。由此可见,细菌对于线虫的吸引并不是一FG-4592溶解度种挥发性代谢物的作用而是多种挥发性代谢物共同的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期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妊娠期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的变化,并阐明Tfh细胞在妊娠期SLE患者中的免疫作用。方法:选取来自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bioheat transfer院和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SLE患者,分为SLE妊娠组32例和SLE未妊娠组30例,以健康妊娠组(健康妊娠妇女) 30例和健康未妊娠组(健康未妊娠妇女) 25例为对照,SLE妊娠组32例患者(随访丢失2例)根据妊娠期间和终止妊娠后3个月内病情变化分为SLE妊娠预后不良组(8例)和SLE妊娠临床稳定组(22例),收集各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CD4+诱导性T细胞共刺激因子(ICOS)+趋化因子C-X-C-基元受体5 (CXCR5)+Tfh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Tfh细胞百分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与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21 (IL-21)和干扰素γ (IFN-γ)水平。结果:与健康妊娠组比较,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健康未妊娠组受试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与SLE未妊娠组比较,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随访中,与SLE妊娠临床稳定组比较,SLE妊娠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与抗心磷脂抗体(ACA)-IgG和抗β2糖蛋白Ⅰ(β2GPⅠ)抗体滴度MRTX1133分子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743 1,P<0.05;r=0.830 7,P<0.01)。与健康妊娠组比较,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IL-6和IL-2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SLE未妊娠组比较,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IL-21水平明显升高(Compound C体内实验剂量P<0.05)。结论:SLE患者妊娠早期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升高可能与SLE患者妊娠预后不良有关。

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的蛹虫草干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初步研究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中90%以上的患者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T2DM会引发多种并发症,这是造成糖尿病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T2DM常见的进行性并发症之一,T2DM并发DN患者占所有T2DM患者的20%至40%。T2DM和DN发病机制复杂,尚无统一学说阐明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机体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控制不良,是发病的潜在因素。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愈T2DM与DN,开发副作用小的天然药物是治疗该类疾病的重要研究方向。蛹虫草作为药食两用真菌,已证实其具有降血糖、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近年来研究发现蛹虫草通过调节肠道微BAY 73-4506配制生物来影响宿主葡萄糖和脂质代谢,而对于蛹虫草干预T2DM及DN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论文以此方向为切入点进行机制的初步探究。一、T2DM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蛹虫草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缓解T2DM。本实验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和 HFD(high fat diet model group,HFD)联合诱导昆明种小鼠,建立T2DM小鼠模型。实验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蛹虫草处理组(虫草素高、低剂量组,蛹虫草水提物高、低剂量组)。肠道微生物组测序结果表明,T2DM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和丰度发生显著改变,蛹虫草处理后,部分肠道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丰度上调。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蛹虫草处理组差异代谢产物主要有氨基酸、脂肪酸、羧酸及其衍生物,这些代谢产物参与PI3K/Akt/FOXO信号途径、TCA循环、色氨酸代谢途径等。肠道微生物组与代谢组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蛹虫草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菌群 Aselleck化学listipes、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等与TCA循环中间产物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蛹虫草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发挥抗T2DM的功效。二、DN小鼠肾脏组织损伤,蛹虫草可以通过调控TLR4/NF-κB和Nrf2/HO-1通路保护肾脏。本实验在建立T2DM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延长高糖高脂饲料诱Gestational biology导周期,成功构建DN模型。DN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系膜基质增生,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蛹虫草干预能改善肾脏病理损伤。蛹虫草干预能降低DN小鼠血糖、血脂含量,下调胰岛素抵抗指数,使小鼠生理生化指标趋近正常水平。同时,蛹虫草可以降低DN小鼠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尿酸的含量,升高血清白蛋白的含量,增强肾脏功能。此外,蛹虫草上调肾脏Nrf2和HO-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下调TLR4和NF-κB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通过参与TLR4/NF-κB信号通路和Nrf2/HO-1信号通路,增强小鼠抗氧化和抗炎症能力。三、DN小鼠能量代谢紊乱,蛹虫草可以通过调节葡萄糖代谢途径改善DN。肾脏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代谢产物有明显差异,并鉴定出20种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6-磷酸、甘油醛-3-磷酸,涉及糖酵解与糖异生途径、TCA循环、溶酶体生物发生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等多条代谢通路。DN组中的葡萄糖水平升高,糖代谢通量改变,葡萄糖-进入糖酵解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多元醇途径的代谢流量明显增加,造成产物堆积,引起肾脏损伤。蛹虫草处理组通过调节葡萄糖代谢途径,减轻糖代谢紊乱,减少部分差异代谢物堆积,激活自噬作用改善DN肾脏损伤。综上所述,蛹虫草通过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变肠道菌群结构,调节TLR4/NF-κB途径和Nrf2/HO-1途径发挥干预或缓解T2DM及其并发症DN的作用。同时,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证明,DN小鼠肾脏中能量代谢过程重编程,这为进一步探究T2DM及DN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不同氮源、磷源对链状裸甲藻生长与酶活性的影响

为揭示链状寻找更多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对不同氮源和磷源营养条件的适应机制,通过在不同营养盐浓度和形态条件下对链状裸甲藻进行一次性培养,探究了氮源、磷源对链状裸甲藻生长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链状裸甲藻可在多种形态氮和磷的条件中生health 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s存,其中链状裸甲藻在氮浓度0~800μmol/L范围内对NH_4Cl的亲和性最高,在磷浓度0~32μmol/L范围内对三磷酸腺苷(ATP)的利用能力最低。不同氮形态处理组中,培养初期谷氨酰胺合成酶在NH_4Cl为氮源的条件下活性表达最强;培养中后期,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脲酶在尿素为氮源条件中表达最高,而各处理组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较低,表明链状裸甲藻在低硝酸盐环境中没有竞争优势。不同磷形态处理中,各组碱性磷酸酶活Etoposide细胞培养性随培养时间先升高后降低,酸性磷酸酶活性(除ATP处理组外)逐渐降低。ATP为磷源的处理组具有最高的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其他三个处理组酶活性表达相似。研究发现不同氮源和磷源显著影响链状裸甲藻的生长,藻细胞可通过调节谷氨酰胺合成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对不同形态营养盐进行利用,研究结果为阐释链状裸甲藻对复杂营养条件的适应机制及其赤潮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社区抑郁障碍患者疗效、安全性及依从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本研究根据中药治疗、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抑郁障碍患者的有效方案。探索抑郁障碍的西医临床症状群与中医证型的对应关系。方法:310例社区抑郁障碍患者被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分别接受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或度洛西汀、单用舒肝解郁胶囊及联合使用舒肝解郁胶囊和艾司西酞普兰或度洛西汀,治疗8个月。在基线、4周末、8周末、12周末、16周末、24周末及32周末使用蒙哥马利-阿斯伯格抑郁评定量表(MA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病情;通过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microbiota stratification(MMAS-8)、计算脱落率,评估依从性;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不良事件记录表评估安全性。结果:1.西药组、中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第一阶段(8周末)的治疗结局有显著差异(χ2=19.27,P<0.001)。其中,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中药组的疗效差异显著(χ2=12.03,P=0.002;χ2=14.86,P=0.001),中西医结合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更高。第一阶段中西医结合组的HAMD减分率及HAMA减分率为三组中最高(P=0.001,P=0.012)。2.中西医结合组MAlpelisib纯度ASCH772984浓度DRS、HAMD及HAMA量表总分在三阶段整体变化上,与西药组及中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量表评分下降更快,更快趋近于0。3.西药组中年龄大的患者较年龄小的患者HAMD减分率低(P<0.05),中西医结合组中年龄大的患者的HAMD减分率较西药组高(P<0.05)。4.中西医结合组与脱落率成负相关,首次发病、无诱因起病、病程、未婚、学历越低及接受治疗时间越长与患者脱落率成正相关。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TESS分值差异均不显著。5.肝郁脾虚证与阻滞和睡眠障碍因子分成正相关;焦虑/躯体化因子分与心肾不交证成正相关;心脾两虚证与体重因子分成正相关,与阻滞因子分成负相关;肝胆湿热证与睡眠障碍因子分成负相关;心胆气虚证与阻滞因子分成负相关。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抑郁障碍患者较单用西药后合并中药或者单用中药后合并西药的疗效好,可以较快控制疾病症状,更早的使病情平稳;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具有更高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长期预后,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2.在社区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抑郁障碍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而社区抑郁障碍患者主要是老年人,在考虑基础疾病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中医治疗,可提高社区抑郁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3.西医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阻滞和睡眠障碍因子分越大中医诊为肝郁脾虚证的可能性越大。焦虑/躯体化因子分越大中医诊为心肾不交证的可能性越大。体重因子分越大、阻滞因子分越低中医诊为心脾两虚证的可能性越大。睡眠障碍因子低的患者诊为肝胆湿热证的可能性大。阻滞因子分越低的患者诊为心胆气虚证的可能性大。

赶黄草富乔松素没食子酸衍生物部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干预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赶黄草富乔松Surgical intensive care medicine素没食子酸衍生物部位(PGF)对MRL/lpr小鼠的干预作用,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并结合体外实验验证赶黄草PGF部位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学实验:(1)以MRL/lpr狼疮样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小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PAT组)和PGF给药组,以MRL/MPJ小鼠为空白对照;(2)尿蛋白检测:分别在灌胃的第4周和第6周收集尿液样品,通过考马斯亮蓝试剂盒检测尿蛋白含量;(3)通过眼球取血,一部分血液进行血常规检测,另一部分血清通过流式或ELISA试剂盒对细胞因子、抗核抗体进行检测;(4)在小鼠处死前称取体重,解剖后分别称取小鼠胸腺、脾脏重量(g),计算脾脏/胸腺指数;(5)通过H&E、PAS和Masson法对小鼠肾脏进行病理染色分析。2.网络药理学:(1)通过文献检索和前期研究结果获取PGF的特征活性成分,并预测其靶点。通过GEO数据库及OMIM、PharmGKB等五个在线疾病数据库收集SLE的疾病靶点。(2)将疾病靶点和成分靶点进行交集,取其共同作用靶点进行PPI核心网络靶点分析,并对其进行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3)根据KEGG结果选取相关IDN-6556纯度靶点与PGF的特征化合物分别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其亲和力。3.细胞学实验:(1)制备PGF提取药物及PGF大鼠含药血清。(2)以HK-2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MTT实验确定PGF提取物、H2O2浓度、含PGF血清的安全用药浓度。(3)以293T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PGF对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的转录水平的影响。(4)以HK-2细胞和239T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Western-blot和RT-PCR实验来检测含PGF血清(7.5%和10%浓度)对HIF-1α、TLR4、NF-κB及其磷酸化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作用;以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 Western-blot 实验来检测 PGF 提取物(10、20、40μg/mL)对 HIF-1α、NF-κB蛋白表达水平的作用。(5)以狼疮小鼠的淋巴结和脾脏原代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实验来检测含PGF血清(7.5%和10%浓度)对HIF-1α、TLR4及NF-κB的mRNA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动物学实验:与模型组相比,PGF组及西药组(PAT)脾脏/胸腺指数、血液中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清中抗dsDNA抗体和抗snRNP/Sm抗体的含量也有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的IL-12、IFN和TNF-α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通过病理染色观察发现,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肾脏内肾小球及其周围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增多、肾小球内系膜及基底膜严重增生、肾脏内组织纤维化程度高;而PAT和PGF组的小鼠较模型组有所改善。说明赶黄草PGF和PAT处理可以改善MRL/lpr小鼠的狼疮样损伤。2.网络药理学:(1)一共收集到20个PGF特征活性成分,通过数据库预测成分和疾病的靶点后,取其交集后发现PGF与SLE共同作用于143个靶点。(2)将PGF与SLE共同作用靶点进行PPI核心网络分析、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发现PGF防治SLE作用机制的功能分析主要富集在对缺氧、免疫、炎症反应等方面;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PGF防治SLE主要富集在癌症、氧化应激(HIF-1)及炎症(NF-κB、TLR4)等相关通路。(3)根据前面通路分析结果,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发现PGF的特征化合物S2、S3与HIF-1α、NF-κB、TLR4三个蛋白的结合能均小于7 kcal/mol,说明其结合性较好。因此进一步验证PGF可能是基于HIF-1α/NF-κB/TLR4通路防治SLE。3.细胞学实验:(1)MTT实验结果显示:以HK-2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发现含PGF血清(浓度在2.5%到15%范围内)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但PGF提取物在浓度超过40μg/mL时,开始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毒性;(2)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PGF处理可以增加293T细胞内的抗氧化元件ARE的转录,且PGF还可以解除H2O2处理对ARE的抑制作用。(3)Western-blot实验显示:以LPS处理的293T及HK-2细胞为模型研究发现PGF可以显著抑制LPS处理激活的HIF-1α、TLR4及NF-κB的过度表达。(4)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实验显示:低、高剂量的PGF处理均显著抑制了 LPS刺激HK-2细胞后,HIF-1α、NF-κB和TLR4的转录表达。但是该活性在293T细胞中不显著。(5)通过real time-PCR实验显示:PGF部位能够显著抑制MRL/lpr小鼠的脾脏原代细胞中HIF-1α、NF-κB和TLR4的转录表达,其中低剂量效果能显著;但仅能抑制淋巴结原代细胞中TLR4的转录表达。结论:1.PGF能够显著降低MRL/lpr小鼠的脾脏/胸腺指数、减少血清促炎细胞因子、降低狼疮小鼠的尿蛋白含量、减轻MRL/lpr小鼠肾小球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浸润、纤维化增生。2.PGF能够通过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方面缓解SLE肾损伤。3.PGF能够激活抗氧化元件ARE的转录,抑制HIF-1α、TLR4和NF-κB的转录和翻译,以及NF-κB的磷酸化的修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PLX-4032.html饰。

季铵盐类有机硅密封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有机硅密封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稳定性、电绝缘性和耐候性等性能,在交通、建筑、家装和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有机硅密封胶在潮湿或高温等环境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霉菌等微生物的附着腐蚀,严重影响其使用效果和寿命。所以,研发抗菌功能性有机硅密封胶,以及如何保持抗菌功能的耐久性,成为有机硅密封胶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以聚硅氧烷为基体,通过设计选择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C_(18)-QAS)为抗菌剂,采用本体改性的方法制备季铵盐类有机硅密封胶(即PDMS/QAS);其次,以硅烷封端聚醚聚合物(MS基胶)为基体,C_(18)-QAS为抗菌剂,制备季铵盐类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即MS/QAS);并对PDMS/QAS和MS/QAS的性能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聚硅氧烷为基体,C_(18)-QAS为抗菌剂,利用聚硅氧烷基体中的羟基基团与C_(18)-QAS结构中的甲氧基基团之间的脱水缩合,成功制备了季铵盐类有机硅密封胶(PDMS/QAS)。重点研究了C_(18)-QAS的掺量对PDMS/QAS的力学性能、亲疏水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等性能的影响。分别考察了正硅酸乙酯(TEOS)和低粘度聚硅氧烷的掺量对PDMS/QAS的力学性能、亲疏水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等性能的影响。通过拉伸性能测试表征PDMS/QAS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C_(18)-QAS掺量为基体的3%时,PDMS/QAS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TEOS掺量的增加能够明显提高其力学性能;而低粘度聚硅氧烷掺量的增加使得PDMS/QAS的力学性能降低。(2)以MS基胶为基更多体,利用C_(18)-QAS分子结构中三甲氧基基团的活性与C_(18)-QAMG510 IC50AS和MS基胶中的羟基发生缩合交联反应,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季铵盐类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MS/QAS)。研究了C_(18)-QAS的掺量对MS/QAS的交联机理、力学性能、亲疏水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等性能的影响。通过表干时间测试表征MS/QAS的固化过程,结果表明C_(18)-QAS的掺加明显提高了其固化速度。分别采用交联密度和拉伸性能测试表征MS/QAS的硫化程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C_(18)-porous mediumQAS掺量为基体的1.5%时,MS/QAS的交联密度和力学性能最好。热重分析显示C_(18)-QAS掺量的增加对MS/QAS的热稳定性基本没有产生影响。

四君子合升阳除湿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四君子合升阳除湿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慢性腹Regorafenib半抑制浓度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86ER biogenesis例脾虚湿盛型功能性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n=43)和西药组(n=43)。中药组采用四君子合升阳除湿汤治疗,西药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匹维溴铵片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复发情况。结果:中药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7.67%(42/43),西药组为86.05%(37/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小于西药组,中药组腹痛、腹泻应答率均大于西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合升阳除湿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慢性腹泻可以有效减轻慢性腹泻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好,安全DS-3201价格性高。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艾地苯醌对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观察

目的:本研究将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艾地苯醌对抑郁障碍病人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以及认知损害改善与抑郁症状、药物不良反应、日periodontal infection常生活基本能力的关系,明确艾地苯醌对抑郁症认知受损的治疗价值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抑郁症临床诊疗方案、改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方便取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山东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中抑郁障碍伴发认知损害的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n=30例),研究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基础上,结selleck Docetaxel合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n=30例),对照组施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结合安慰剂的治疗,施测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LEE011价格评估(北京版)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Beijing Version,Mo C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基线、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12周末的MMSE评分、Mo CA评分,结果提示,仅MMSE评分在治疗8周末和12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基线、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12周末的HAMD评分、ADL评分、TESS评分,结果提示,仅ADL评分在治疗12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2周末时两组TESS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研究组的MMSE评分与HAMD、TESS评分显著负相关(r=-0.618,-0.429;P<0.05,0.01),与ADL评分显著正相关(r=0.539,P<0.01);Mo CA评分与HAMD显著负相关(r=-0.318,P<0.05)。结论:1.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艾地苯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疗效,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2.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艾地苯醌治疗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治疗早期不良反应,从而达到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