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AK-STAT通路的溃结宁膏对HT-29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

目的 观察溃结宁膏穴位敷贴血清对人结Dinaciclib小鼠肠癌HT-29细胞炎症模型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HT-29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穴位敷贴血清组、柳氮磺吡啶(SASP)血清组。采用脂多糖诱导炎症细胞模型,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细胞培endothelial bioenergetics养液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3含量;RT-PCR检测细胞Janus激酶(JAK)1、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STAT6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JAK1、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细胞上清液IL-6和IL-13含量增加,IL-10含量减少(P<0.05),细胞JAK1、JAK2、STAT3、STAT6基因及JAK1、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及空白血清组比较,穴位敷贴血清组和SASP血清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上清液IL-6和IL-1确认细节3含量减少,IL-10含量增加(P<0.05),细胞JAK1、JAK2、STAT3、STAT6基因及JAK1、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溃结宁膏穴位敷贴血清可能通过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调节HT-29细胞炎症反应及凋亡。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获悉更多ystectomy,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行LC术治疗的3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所选患者术中是否中转开腹手术将其分为中转组29例和非中转组33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将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LC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结果 360例行LC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有29例中转开腹手术,中转开腹率8.06%。中转组体温≥38℃、有糖尿病史、胆囊壁厚度≥6 mm、结石单发、胆囊肿大、右上腹肌紧张、手术时机≥48h均高于非中转组;血清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水平高于非中转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非中转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全血白细胞水平及淋巴细胞百分比比immediate postoperative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Nirogacestat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史、胆囊壁厚度≥6mm、胆囊肿大、右上腹肌紧张、手术时机≥48h、全血血小板水平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是行LC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糖尿病史、胆囊壁厚度≥6mm、胆囊肿大、右上腹肌紧张、手术时机≥48h、全血血小板水平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是行LC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及干预,以降低中转开腹的风险。

基于疾病与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构建的异鼠李素抗缺血性神经损伤作用评价与验证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异鼠李素对缺血性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采用ChEMBL、SwissTargetPrediction、DrugBank、STITCH及BindingDB数据库检索异鼠李素药理学靶点,应用DisGeNET、GenCLiP及CTD数据库检索缺血性神经损伤的疾病靶点,取交集作为异鼠李素对缺血性神经损伤的治疗靶点,并进行表型分析。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构建蛋Entinostat试剂白互作网络,使用Biomimetic peptidesNetwork analyser进行拓扑分析,同时应用MODE构建功能模块,并基于ClueGo对功能模块进行分析。之后应用DAVID数据库对治疗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利用Discovery Studio评价异鼠李素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最后建立OGD/R损伤PC12细胞模型,采用MTT和LDH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对AKT1、IL6和MMP2的表达进行检测。异鼠李素通过50个缺血性神经损伤相关靶点,调控细胞凋亡、转录、蛋白质磷酸化、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selleck化学、HIF-1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多条途径发挥抗缺血性神经损伤的作用。初步阐释异鼠李素治疗缺血性神经损伤的作用,涉及多靶点、多通路,为进一步探究其药理学活性奠定理论基础。

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执行认知与总体满意感的相关分析

目的 了解居民对社区新冠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执行情况的认知,并与社区防控总体满意感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中部某省城乡社区18岁以上居民展开面对面调查。结果共调查833人,其中649人对社区疫情防控总体满意,占77immediate loading.91%。调查对象对社区疫情防控组织和协调能力、社区环境综合治理、社区健康宣传教育、社区包容与支持四个维度执行情况选择“好”的比例均大于60%,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务水平选择“好”的比例为39.38%。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1.617,95%CI:1.071~2.442),“41~50”年龄组(OR=2.640,95%CI:1.246~5.593),认为社区疫情防控组织和协调能力“好”(OR=3.425,95%CI:1.389~8.447)、社区志愿服务水平“好”(OR=2.104,95%CI:1.169~3.787)、社区整体环境治理“好”(OR=5.084,95%CI:2.098~12.320)、社区健康宣传教育“好”(OR=www.selleck.cn/products/ag-221-enasidenib2.336,95Docetaxel%CI:1.028~5.310)与居民总体满意感显著正向相关(P<0.05)。结论 居民对多数社区疫情防控政策执行认知较好,总体满意感较高,认为执行情况越好,越可能对社区疫情防控总体感到满意。

过表达miR-200a-3p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心脏功能和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过表达miR-200a-3p对老年DM合并冠心病(CAD)大鼠心肌纤维化、心脏功能和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48只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n=8),余4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STZ制备DM模型,腹腔注射10 U/kg垂体后叶素制备DM合并CAD模型。造模成功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od)、阴性对照组(Neg-Con)和miR-200a-3p激动剂组(miR-200a-3p),每组各10只。RT-PCR检测miR-200a-3p,血糖仪检测FBG,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损伤程度,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胶原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ELISA法检测IL-12、γ-干扰素(IFN-γ)、IL-4、IL-13。结果 与Con组比较,Mod组miR-200a-3p、LVEF、LVFS降Buffy Coat Concentrate低(P<0.05),FBG、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LVEDd、LVESd、IL-12、IFN-γ、IL-4和IL-1更多3升高(P<0.05)。与Mod组比较,miR-200a-3p组miR-200a-3p、LVEF、LVFS、Iwww.selleck.cn/products/mln-4924L-4、IL-13升高(P<0.05),FBG、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LVEDd、LVESd、IL-12、IFN-γ降低(P<0.05),心肌组织损伤情况改善,心肌组织胶原纤维化程度降低。结论 过表达miR-200a-3p可改善老年DM合并CAD大鼠心肌纤维化、心脏功能和免疫炎症反应。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在左心室机械辅助减负荷模型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在左心室机械辅助减负荷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左心室减负荷后心肌逆向重构的分子机制。方法结扎Lewis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心力衰竭,4周后将14只心力衰竭大鼠随机分为心力衰竭组(n=7)与移植组(n=7)。将供体移植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及右肺移植到受体正常Lewis大鼠的腹部,通过供体的升主动脉与受体的降主动脉吻合。7只正常Lewis大鼠作为正常组。结扎左前降支4周后心脏超声测量3组大鼠心室直径和心肌梗死范围。移植2周后,称取各组大鼠心脏、左心室质量;显微镜观测左心室心肌细胞直径与心肌纤维化程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P-1、MMP-9、TIMP-1的mRNA表达及计算MMP-1mRNA/TIMP-1mRNA的比值。结果结扎左前降支4周后,心力衰竭组及移植组舒张末直径(LVEDD)较正常组升高、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较正常组下降,而此两组间LVEDD、LVFS及心肌梗死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心力衰竭组心脏、左心室质量和左心室心肌细胞直径大于移植组与正常组;移植组心脏、左心室质量、左心室心肌细胞直径接近正常组。心肌纤维化的程度移植组>心力衰竭组>正常组[(7.90±2.32)%比(4.20±1.84)%比(1.54±0.31)%,均P<0.05]。心力衰竭组和移植组MMP-1、MMP-9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1.89±0.23、1.32±0.16比0.41±0.01,2.03±0.15、1.50±0.13比0.46±0.01,均P<0.05),但心力衰竭组与移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力衰竭组TIMP-mRNA表达低于正常组与移植组(0.72±0.18比1.21±0.02、1.68±+0.21,均P<0.05);正常组与移植组比较GSK2118436临床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力衰竭组MMP-1mRNA/IM此网站P-1mRNA比值较正常组及移植组明显增高(2.03±0.1plant virology5比0.30±0.01、0.81±0.11,均P<0.05);正常组与移植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心室减负荷后,心肌逆向重塑的过程伴随着心肌细胞MMP及TIMP水平的改变。

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通过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

目的观察过表达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对腺样囊性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感染腺样囊性癌SACC-83、SACC-LM细胞,获得稳定过表达RUNX3的细胞株(过表达RUNX3组),并设置空白慢病毒感染的阴性对照细胞株(阴性对照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购买NirogacestatUNX3蛋白过表达;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n blot检测过表达RUNX3对SACC-83、SACC-LM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及Snail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WPersistent viral infections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RUNX3对SACC-83、SACC-LM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采用细NSC 125973体外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慢病毒感染SACC-83、SACC-LM细胞后,其RUNX3蛋白表达[(0.968±0.035)、(0.956±0.037)]均显著上调,与阴性对照组[(0.425±0.031)、(0.196±0.0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RUNX3组的Vimentin、Fibronectin、Snail mRNA表达下降34.2%~61.9%、蛋白表达下降31.8%~71.8%;而SACC-83细胞的E-cadherin mRNA和蛋白分别上调2.671、2.237倍,SACC-LM细胞的E-cadherin mRNA和蛋白分别上调3.687、5.454倍。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RUNX3组的MMP-2和MMP-9表达显著下降(P=0.005、P=0.004)。细胞划痕实验显示,过表达RUNX3细胞的迁移率较低。结论RUNX3可以抑制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EMT,这是其抑制腺样囊性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机制之一。

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Alisertib IC50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ecretedfrizzled-relatedprotein4,SFRP4)、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1,VASH-1)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微量白selleck AZD6738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6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27例)。另选取医院同期招募的43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四组的临床资料。分析糖尿病进展为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因素,糖尿病患者血清SFRP4、VASH-1与UAER的相关性以及血清SFRP4、VASH-1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糖尿病病程显著长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且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显著长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血清尿素氮、SFRP4、VASH-1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且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显著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0.05)。糖尿病病程延长以及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血清尿素氮、SFRP4、VASH-1水平升高是糖尿病进展为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患者的血清SFRP4、VASH-1均与UAER呈正相关性(r=0.786,P<0.05;r=0.802,P<0.05)。SFRP4联合VASH-1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高于SFRP4的0.General psychopathology factor811和VASH-1的0.775,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血清SFRP4、VASH-1水平升高介导了糖尿病患者的肾损伤过程,二者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能较高。

预后营养指数在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在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NI对术后总体并发症的预测价值并确定其最佳截点,根据截点进行分组,对比分析两组间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关指标的差异;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包括PNI在内的相关指标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116例患者,其中男75例、女41例,年龄65(58~69)岁,ROC曲线下面积为0.647,其最佳截点为51.9,以该节点分组,高PNI组45例,低PNI组71例,两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χ~2=10.437,P=0.001)、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χ~2=10.81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genetically edited food示,呼吸机使用时间(Z=10.437,P=0.001)、血清白蛋白值(t=2.961,P=0.004)、PNI分组(χ~2=5.96,P=0.015)为影响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结果则提示,呼吸机使用时间(OR=1.014,P=0.003)、饮酒史(OR=4.608,P=0.015)为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PNselleckchemI为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OR=0.243,P=0.047)。结论 PNI指数在术后并发症预测具有一定selleck产品价值,可量化患者术前营养及免疫状况。饮酒史、呼吸机使用时间是腔镜辅助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PNI为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

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脾肾两虚兼血瘀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脾肾两虚兼血瘀证的疗效GMO biosafety。方法 将8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MCI脾肾两虚兼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后脱落2例)于常规降糖、降压、降脂基础上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42例(后脱落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中医证候评分,并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HbA_1c、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3-Methyladenine采购疗组治疗后HbA_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oCA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7.5%(31/40),对照组总有效率10.0%(4/4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健脾活血方不仅对老年2GNE-140型糖尿病合并MCI脾肾两虚兼血瘀证患者有辅助降血糖作用,还能使患者的中医证候得到显著改善,其认知功能也有了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