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症状调查

目的 利用不同时间点患者报告结局分析肺癌患者围术期症状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2021年3—4月实施胸腔镜肺癌切除手术患者109例为调查对象,其中男55例(50.46%)、女54例(49.54%点击此处),平均年龄(55.19±12.12)岁。使用肺癌患者术后症状量表调查患trait-mediated effects者术前、术后1 d、出院当天、术后30 d的症状变化。结果:平均住院时间(6.89±2.25)d。患者术前均未报告肺癌相关临床症状,术后1 d最突出的症状是疼痛(3.33±0.96)、恶心(2.81±1.18)、头晕(2.00±0.85)、疲劳(1.89±0.79)和气促(1.79±1.37),术后随时间推移,自觉头晕、恶心、疲劳等症状的患者逐渐减少,症状缓解明显(P<0.05);然而,患者自觉疼痛和咳嗽、气促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在术后30 d,分别有70.64%、64.22%、33.03%的患者自觉有疼痛感和咳嗽和气促症状,且咳嗽程度有加重趋PS-341配制势(P<0.001)。结论:疼痛、咳嗽、头晕、气促、疲劳等是肺癌患者术后的核心症状,大部分术后不良症状短期内可得到有效控制,但疼痛、咳嗽、气促等仍呈现持续性特点。肺癌患者围术期的疼痛迁延、咳嗽气促持续等特点及其干预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

植物乳杆菌抑菌蛋白的分离鉴定及抑菌特性研究

【目的】筛选新型广谱有效的抑菌蛋白,为全面解析植物乳杆菌抑菌机制和开发新型抗菌制剂奠定基础。【方法】MC3以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为研究对象GSI-IX说明书,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其抑菌活性,以低温离心和超滤法初步分离获得胞外蛋白并测定其抑菌活性,对胞外蛋白进行不同温度、pH及蛋白酶处理,研究抑菌蛋白理化特性,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进一步分析鉴定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中的抑菌成分。【结果】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发酵上清液在发酵24 h的抑菌能力最强;胞外蛋白的抑菌能力与发酵上清液相近;植物乳杆菌抑菌蛋白具有较好的耐热特性,与对照组相比,在20~80℃时抑菌活性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pH 6.0~8.0时抑菌活性最佳,对蛋白酶敏感;经LC-MS/MS鉴定分析,检测出5种可信度较高且与抑菌作用相关的蛋白质,分别是片球菌素pediocin PA-1、溶菌素(lysin)、聚酮合酶(polyketpooled immunogenicityide synthase)、辅助蛋白(accessory protein)和LysM peptidoglycan-binding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分子质量分别为5.348、7.348、8.348、6.348和19.662 ku;蛋白质功能分析结果表明,片球菌素pediocin PA-1与溶菌素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与细胞膜,从而达到抑菌效果。LysM peptidoglycan-binding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可识别含有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残基的肽聚糖,上调抗菌肽的表达;辅助蛋白主要参与细菌素的合成,聚酮合酶主要参与抗生素的合成,二者通过参与抑菌物质的合成间接发挥抑菌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并鉴定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的5种抑菌蛋白;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可能通过其代谢产物中的多种抑菌蛋白协同发挥抗菌作用。

术前控制营养状态评分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于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98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CONUT评分将患者分为高CONUT评分组(≥3分,30例)与低CONUT评分组(<3分,6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结果,并采用单因素组间比较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高CONUT评分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低CONUT评分组(P<0.05),低分化、TNM分期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低CONUT评分组(均P<0.05)。全部患者术后均至少随访5年,随访期内共有53例患者出现immunity effect复发转移,总发生率为54.1%,包括18例局部复发、26例远处转移、9例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随访期间内共有20例患者死亡,总生存率为79.6%。高CONUT评分组患者术后5年复发转移率、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低CONUT评分组(均P<0.05)。复发转移组患者的年龄、肿瘤最大径均显著大于无复发转移组(均P<0.05),低分化、TNM分期为Ⅲ期、有PF-07321332采购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无复发转移组(均BIBW2992体内实验剂量P<0.05),术后靶向治疗的患者占比显著低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为Ⅲ期、CONUT评分≥3分均为NSCLC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 术前CONUT评分能有效预测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是其独立预测因素,有助于临床的早期筛查和干预。

化瘀通脉汤联合西药对高血压病患者内皮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瘀通脉汤联合西药对高血压病患者内皮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64例高血压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82例。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化瘀通脉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水平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白细胞介素-17 (I更多L-17)、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 (ET-1)、一氧化氮(NO)、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水平的变化,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24 h SSD、24 h DSD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上述4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AT、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AOP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AT、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17、Hcy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IL-17、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ngⅡ、ET-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NO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ngⅡ、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D水平、NMD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治疗组上述2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www.selleck.cn/products/MK-2206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93%,治疗组临床疗效总Pricing of medicines有效率为93.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通脉汤联合西药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所改善,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机体炎症反应。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及其受体结直肠癌缺失基因在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TN-1)及其受体结直肠癌缺失基因(DCC)在DK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野生型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野生型对照组(WT-Con)、WT-DKD组、WT-DKD+NTN-1组,DC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DCC敲除(KO)对照组(KO-Con)、KO-DKD组、KO-DKD+NTN-1组,每组各8只。采用高脂喂养+STZ腹腔注射建立DKD模型,给予重组NTN-1尾静脉注射干预,比较各组血肌酐(Scr)、BUN、2selleck化学4 h尿蛋白(24 h UP)、肾脏病理改变、细胞凋亡率、NTN-1、DCC、裂孔膜肾病蛋白(Nephrinskin microbiome)、活化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TNF-α、IL-1β、IL-6含量。结果 与WT-Con组比较,WT-DKD组肾脏出现DKD病理改变,Scr、BUN、24 hUP及TNF-α、IL-1β、IL-6含量、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P<0.05),NTN-1、DCC、Nephrin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WT-DKD组比较,WT-DKD+NTN-1组肾脏病理改变减轻,Scr、BUN、24 hUP及TNF-α、IL-1β、IL-6含量、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P<0.05),NTN-1、Neph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WT-DKD+NTN-1组比较,KO-DKD+NTN-1组肾脏病理改变加重,Scr、BUN、24 h UP及TNF-α、IL-1β、IL-6含量、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P<0.0JNJ-42756493 IC505),NTN-1、Nephrin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NTN-1通过受体DCC在DKD发病过程中起保护作用,抑制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是与其保护作用相关的分子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丹参-川芎-葛根抗高血压的分子机制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丹参-川芎-葛根有效活性成分抗高血压的相关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TCMSP、Uniport数据库,获得丹参-川芎-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高血压相关靶点。运用Venny数据库构建丹参-川芎-葛根和疾病靶点韦恩图,得到交集靶点;并将得到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使用RStudio 1.4.1106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对“药材-活性成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进行可视化。采用AutoDScalp microbiomeock Tools 1.5.6软件将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运用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ch-223191.htmlPyMOL对对接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 通过筛选共获得68个活性成分,759个高血压相Ipatasertib核磁关靶点,62个交集靶点。经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丹参-川芎-葛根通过调节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钙信号通路、AGE-RAGE、松弛素、cGMP-PKG等通路起到抗高血压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β-谷甾醇与NOS3、FOS、VEGFA、AKT1等核心靶点结合能力较好。结论 证实了丹参-川芎-葛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规律。

MiR-129-5p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腺癌组织中微小RNA-129-5p(MiR-129-5p)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肺腺癌患MS-275体内实验剂量者(肺腺癌组),和30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血清中提取RNA。使用QiagenValenicaCA将RNA逆转录为cDNA。使用QSystem(Qiagen)进行定量PCR(q PCR)。分析MiR-129-5p表达变化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患者随访5年,分www.selleck.cn/products/CP-690550析MiR-129-5p表达变化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建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微小RNA-129-5p诊断肺腺癌效率进行评估。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肺腺癌血清中MiR-129-5p相对表达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15,P<0.001)。MiR-129-5p表达与肺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年龄(>60岁与<60岁)、TNM分期、浸润深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有关(P均<0.05),与患者性别、吸烟与否、肿瘤大小无关(P>0.05)。以肺腺癌血清中MiR-129-5p表达的中位数为基准,将肺腺癌bioprosthesis failure分为高、低表达组。MiR-129-5p高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高于MiR-129-5p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65,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MiR-129-5p诊断肺腺癌的敏感性为65.6%,特异性为75.0%,AUC为0.751(P<0.05),临界值0.452,95%CI为0.613~0.887。结论 肺腺癌组织中MiR-129-5p低表达,其表达变化与肺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血清MiR-129-5p可用作肺腺癌癌症诊断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lncRNA RGMB-AS1通过靶向miR-129-5p调控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为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排斥性引导分子骨形态发生蛋白辅助受体b反义RNA 1 (repulsive guide molecul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coreceptor b antisense RNA 1, RGMB-AS1)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AZD2281研究购买 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选取20例活动期和缓解期RA患者滑膜组织及20例正常滑膜组织,用qRT-PCR检测lncRNA RGMB-AS1和miR-129-5p的表达水平;分离培养RA滑膜成纤维细胞,将其分为si-NC组、si-RGMB-AS1组、pcDNA组、pcDNA-RGMB-AS1组、miR-NC组、miR-129-5p组、si-RGMB-AS1+anti-miR-NC组、si-RGMB-AS1+anti-miR-129-5p组;用MTT试验检测细胞活性;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p21)、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2、MMP-9、MMP-3、MMP-13Neurosurgical infection蛋白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lncRNA RGMB-AS1和miR-129-5p的靶向关系。结果显示,与正常滑膜组织比较,缓解期和活动期RA患者滑膜组织中lncRNARGMB-AS1表达水平升高,miR-129-5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缓解期RA患者滑膜组织比较,活动期RA患者滑膜组织中lncRNA RGMB-AS1表达水平升高,miR-129-5p表达水平降低(Pselleck Ceralasertib<0.05)。干扰lncRNA RGMB-AS1表达或过表达miR-129-5p后,RA滑膜成纤维细胞活性降低,迁移、侵袭细胞数减少,Cyclin D1、MMP-2、MMP-9、MMP-3、MMP-13表达水平降低,p21表达水平升高(P<0.05)。lncRNA RGMB-AS1靶向调控miR-129-5p,抑制miR-129-5p表达逆转了干扰lncRNA RGMB-AS1表达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该研究提示,干扰lncRNA RGMB-AS1表达可能通过上调miR-129-5p抑制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肺癌患者与其它癌症患者死亡率比较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的肺癌患者与感染新冠肺炎的其它癌症患者死亡率的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orsomorphin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建库至2021年peptide immunotherapy12月公开发表的R428价格比较感染新冠肺炎的肺癌患者与其它癌症患者死亡率的相关文献,由2位胸外科医生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然后进行交叉核对,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共计3 065例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肺癌患者有340例,感染新冠肺炎的其它癌症患者有2 72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新冠肺炎的肺癌患者比其它癌症患者死亡率高[OR=1.58,95%CI(1.24,2.02),P<0.001]。我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感染新冠肺炎的肺癌患者与其它癌症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0,95%CI(0.49,1.65),P=0.72];而在其它国家(巴西、西班牙、美国、法国、意大利、英国、荷兰),感染新冠肺炎的肺癌患者比其它癌症患者死亡率更高[OR=1.78,95%CI(1.37,2.32),P<0.001]。结论 在我国感染新冠肺炎的肺癌患者与其它癌症患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别;而在其它国家感染新冠肺炎的肺癌患者死亡率更高。因此,应采取适当和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并对感染人群进行优化管理。

高龄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术后切口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高龄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500例高龄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www.selleck.cn/products/d-lin-mc3-dma为研究对象,统计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人数,并计算感染发生率,并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并探讨89例高龄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切口感染病原菌类型,并对高龄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切口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500例高龄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出现术后切口感染89例,发生率为17.80%。89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高龄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共分离出77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62%(59/77),革兰阳性菌23.37%(18/77)。89例发生切口感染的高龄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单因素分析中,羊水污染、羊水过少、胎膜早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季节、住院时间等单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羊水过少、羊水污染、术中出血量多、胎膜早破、手Decitabine分子量术时间长、手术季节在夏季、住院时间长为高龄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包括羊水污染、羊水过少、胎膜早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季节biomarker discovery、住院时间等,所以在临床中应予以注意,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