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白蛋白RNAscope原位杂交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20Staphylococcus pseudinter- medius13年1月至2019年12月病理数据库中存档的152例肿瘤组织(包括肝细胞癌及组织形态与其相似的肿瘤)和33例不同部位肿瘤旁正常组织蜡块, 制成组织芯片, 使用RNAscope原位杂交法检测白蛋白mRNA的表达, 观察并分析其表达情况。结果除肝脏外, 其他器官的正常组织中均未检测到白蛋白mRNA表达。肝细胞癌无论分化程度如何, 无论原发性还是转移性, 均表达白蛋白mRNA(阳性率100.0%, 54/54), 其中90.7%(49/54)呈弥漫强阳性。肝细Trichostatin A使用方法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epPar-1阳性率、Arg-1阳性率及HepPar-1或Arg-1两者之一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8Ceralasertib采购7.0%(47/54)、85.2%(46/54)及92.6%(50/54)。肝内胆管细胞癌及双表型肝细胞癌白蛋白mRNA阳性占比分别为7/15及9/10, 前者呈局灶或异质性表达, 而后者呈弥漫强阳性表达。肝样腺癌白蛋白mRNA阳性占比8/19, 可呈弥漫或局灶性表达。1例胃低分化腺癌及1例转移性结肠腺癌局灶表达白蛋白mRNA。结论白蛋白RNAscope原位杂交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将其与HepPar-1及Arg-1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肝细胞癌诊断的灵敏度, 而且根据其表达模式的不同对诊断具有不同的提示作用。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用于结肠癌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结肠癌应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安全Canagliflozin性及有效性。方法Biomass fuel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9月我院接收的结肠癌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根治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淋巴结的切除情况、围术期各临床相关指标、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结肠癌Ⅰ、Ⅱ、Ⅲ期、右半结肠、左半结肠淋巴结切除数量及平均淋巴结的切除数量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拔管、饮食恢复、住院时间、术后IL-6及CRP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56、7.300、7.125、6.Metabolism抑制剂496、6.482、6.082、14.511、10.892、10.147、4.915、14.209、49.723、8.390,χ2=5.906,均P<0.05)。结论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能显著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提升淋巴结切除率,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PDCA循环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程序(PDCA)循环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漯河市某医院收治的132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孕妇采用常SBE-β-CD规护理,研究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PDCA循环护理。比较2组孕妇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poorly absorbed antibiotics母Belnacasan核磁婴结局、疾病知晓情况、依从情况、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结果 研究组孕妇疾病知晓率和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阿普加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PDCA循环护理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可提高孕妇疾病知识了解度及依从性,减轻负性情绪,改善母婴结局。
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不同手术方式的妊娠及肿瘤结局——单中心10年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和风险早期宫颈癌适宜的保留生育功能处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住院部诊断为早期宫颈癌并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广泛子宫颈切除术+盆腔Mirdametinib淋巴结切除术28例、单纯子宫颈切除术7例和宫颈锥切术25例,术中同时行宫颈环扎23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追踪随访生育情况及肿瘤预后。分析有生育意愿患者的妊娠率,观察手术远期并发症Genetic-algorithm (GA),统计术中同时行宫颈环扎患者的宫颈狭窄发生率。结果:60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中,6.7%(4/60)术后出现复发,死亡率5%(3/60)。宫颈切除组无复发患者,广泛宫颈切除组与宫颈锥切组复发率分别为10.7%和6.7%。复发患者主要为Ib1期伴深肌层浸润。治疗后计划妊娠的23例患者中,6例成功妊娠(26.1%),其中3例足月分娩(宫颈锥切组1例,广泛宫颈切除组2例)。常见远期并发症为严重的宫颈粘连和狭窄。术中环扎者4例(17.4%,4Erastin小鼠/23),未环扎者2例(5.4%,2/37),两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结论:不同分期和风险的早期宫颈癌需选择适宜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式,有中风险因素者需强调术后辅助治疗,减少复发转移风险。
TRAF6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易感性的关联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易感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入院接受治疗的genetic etiology肝硬化并发SBP患者62例为SBP组,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未发生SBP患者62例为非SBP组。收集SBP组确诊及非SBP组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dorsomorphin-2hcl.htmlL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腹水白蛋白和腹水总蛋白水平。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RAF6基因rs5030445位点基因型分布。结果 SBP组NLR、PCT、CRP水平均高于非SBP组,selleckchem Lapatinib腹水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低于非SBP组(P<0.05);SBP组TRAF6基因rs5030445位点AA基因型频率高于非SBP组(P<0.05);AA型SBP患者NLR、PCT、CRP水平高于GG/GA组,腹水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低于GG/GA组,不同基因型患者30 d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RAF6基因rs5030445位点AA基因型可能增加肝硬化患者SBP风险,但与患者入院后30 d病死率无关。
光功能基元J-型序构的高分子诊疗材料
染料分子有序的J-型聚集会产生新的独特光物理性质,使其成为一种构筑高性能疾病诊疗材料的有力手段.光功能基元J-型序构的高分子诊疗材料充分整合了染料J-聚集体诸多优异的光学性能以及聚合物的响应性、多功能集成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众多优良特性.本文主要总结了该领域以本课题组为代表的近期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具体包括:(1)构筑水相稳定的J-聚集体纳米材料,使其在复杂生命体系中保持必要的J-型排列;(2)利用聚合物辅助纳米J-聚集体实现形貌调控与PR-171重塑,以提升其肿瘤诊疗性能;(3)聚合物纳米J-聚集体的性能优化与癌症诊疗应用,包括可穿透深层组织的近红外-Ⅱ成像、克服光漂白的光热治疗、疾病标志物激Pre-formed-fibril (PFF)活的精准光动力治疗等.功能获悉更多基元J-型序构策略为光诊疗材料的开发带来了新的设计原理和制备方法,为探索具有更高性能的高分子/超分子光功能诊疗材料提供了广阔的设计空间.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LY2835219配制关性。方法:选取NSCLC患者200例,收集影响NSCLC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吸烟指数、体质量下降、TNM分期、卡氏(KPS)评分、家族史,采用Logistic分析NSCLC患者预后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200例患者中29例平和质,占14.50%;20例特禀质,占10.00%;22例气郁质,占11.00%;23例湿热质,占11.50%;20例痰湿质,占20.00%;26例血瘀质,占13.RIPA Radio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00%;21例阴虚质,占10.50%;17例阳虚质,占8.50%;22例气虚质,占11.00%。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吸烟指数、KPS评分、家族史等因素对中医体质影响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体质量下降情况对中医体质影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与平和质、痰湿质、气虚质呈负相关性(P<0.05),TNM分期与阴虚质、阳虚质呈正相关性(P<0.05);体重下降与阴虚质呈正相关性(P<0.05),与痰湿质呈selleck LY2157299负相关性(P<0.05)。结论:NSCLC患者TNM分期、体质量降低与中医体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TNM分期越高,出现平和质、痰湿质、气虚质的概率越低,出现阴虚质、阳虚质的概率越高;体质量降低患者较多为阴虚质,而痰湿质较少。
基于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难点探讨中医药治疗特色及研究进展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因HETregs alloimmunizationR-2的过表达而具有高侵袭转移潜能,并导致患者的不良预后。靶向HER-2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恩美曲妥珠单抗的上市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survival,DFS)。然而,频发的多药耐药、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辅助治疗带来的心脏毒性、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仍然是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挑战。中医药对于乳腺癌的认识源远流长,在几千 年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已逐步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规范化治疗体系,在乳腺癌治疗中表现出独特优势及显著疗效。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辨证施治”、“分期分型论治”、“因人制宜”、“根PLX5622化学结构据癌毒邪气从化的不同分脏腑论治”等治疗原则,与现代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理念不谋而合。本文基于HER-2阳性乳腺癌中存在的“多药耐购买INCB28060药、肿瘤复发转移、心脏毒性、胃肠道不适”等治疗难点,从中医学对乳腺癌术后“扶正兼以祛邪、辨证施治”的基本治疗理念出发,梳理归纳中医药在“逆转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药物的多药耐药、协同增效、抑制乳腺癌复发转移、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减轻辅助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治疗特色及研究进展,旨在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肺腺癌证型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肺腺癌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基因突变和靶向药的使用与中医证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的Elexacaftor小鼠临床病史BYL719溶解度资料,使用WPS office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肺腺癌患者的证型分布特点;使用Fisher精确检验方法分析各因素与证型分布间的关系。结果:(1)共纳入123例患者,证型分布:肺脾气虚证>气side effects of medical treatment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阴虚血燥证>痰热壅肺证>脾肾阳虚证。(2) Fisher精确检验结果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与未突变患者的证型分布存在差异性(P=0.036),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与未使用EGFR-TKI治疗患者的证型分布存在差异性(P <0.01)。结论:(1)肺腺癌的中医证型以肺脾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较为多见;(2)基因突变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较男性要高;(3) EGFR-TKI的使用会增加肺腺癌患者中阴虚血燥证及脾肾阳虚证的比例,此类患者在中医治疗时应注意兼顾滋阴补血、温补脾肾,以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术前外周血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纤维蛋白原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术前外周血单核MC3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联合纤维蛋白原(Fbg)检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高淳分院行手术治疗的EOC患者80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MLR、Fbg界值, 然后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转移、静脉转移等指标;进行组间5年累积生存率分析;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判断影响EO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根据ROC曲线, MLR预测界值为0.25, selleck HPLC高MLWatson for OncologyR组(MLR ≥ 0.25, 42例)较低MLR组(MLR0.25, 38例)具有较高的淋巴转移率和静脉转移率[33.3%(14/42)比13.2%(5/38)、33.3%(14/42)比10.5%(4/38)], FIGO分期Ⅲ~Ⅳ期率也较高[66.7%(28/42)比18.4%(7/3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 Fbg浓度预测界值为3.15 g/L, 高Fbg组(Fbg ≥ 3.15 g/L, 37例)较低Fbg组(Fbg3.15 g/L, 43例)具有较高的淋巴转移率和静脉转移率[35.1%(13/37)比14.0%(6/43)、32.4%(12/37)比14.0%(6/43)], FIGO分期Ⅲ~Ⅳ期率也较高[70.3%(26/37)比20.9%(9/4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Fbg、MLR临界值, 将EOC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Fbg3.15 g/L、MLR0.25, 27例;第二组:Fbg3.15 g/L、MLR ≥ 0.25或Fbg ≥ 3.15 g/L、MLR0.25, 31例;第三组:Fbg ≥ 3.15 g/L、MLR ≥ 0.25, 22例;三组FIGO分期Ⅲ~Ⅳ期率[7.4%(2/27)、48.4%(15/31)、81.8%(18/22)]、静脉转移率[7.4%(2/27)、19.4%(6/31)、45.5%(10/22)]、淋巴转移率[3.7%(1/27)、25.8%(8/31)、45.5%(10/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MLR组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低MLR组(66.7%比89.5%), 高Fbg组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低Fbg组(64.9%比88.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一组、第二组及第三组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3%、77.4%和5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LR、Fbg、MLR联合Fbg是影响EO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MLR与EOC患者的肿瘤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可将其作为评估EOC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