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致垂体炎的诊治

目的 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PD-1)抑制剂治疗晚期实体瘤过程中垂体炎的发生及恢复情况。方法 收集2019年9月GSK126研究购买至2021年5月使用PD-1抑制剂治疗的356例实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PD-1抑制剂治疗后垂体炎的发生、临床表现、治疗和恢复情况。结果 截至2021年12月,使用PD-1抑制剂的356例患者中22例出现乏力、纳差,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明显降低。22寻找更多例患者皮质醇(8点)范围为(0.21~3.51)μg/dl,中位值为1.78μg/dl; ACTH(8点)范围为(1.0~2.8) pg/ml,中位值为1.26 pg/ml。诊断为PD-1抑制剂治疗引起的2级垂体炎,导致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免疫相关垂体炎的发生率为6.2%。垂体炎发生的中位时间为使用PD-1抑制剂后的5.5个月(范围:2~9个月)。22例Hepatitis B患者未出现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合并1~2级外周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MRI均未见明显影像学改变。22例患者接受醋酸泼尼松(5 mg每天1次)或氢化可的松(20 mg上午、10 mg下午)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治疗后乏力、纳差缓解。2例患者皮质醇及ACTH恢复正常。结论 PD-1抑制剂治疗实体瘤可致垂体炎,临床多表现为乏力、纳差,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