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DV刺突蛋白脯氨酸突变与铁蛋白纳米颗粒疫苗的设计探究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αselleck合成属冠状病毒,引起猪的呕吐、腹泻、脱水而死的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给全球生猪产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PEDV包括G1型毒株和G2型毒株,当今主要流行G2型毒株。PEDV存在变异快、防控难的问题,其疫苗主要为灭活苗和减毒活疫苗,但灭活苗存在免疫原性差,以及灭活不彻底的缺点;而减毒活疫苗也存在返强的风险。因此开发一种安全、有效、免疫原性强的疫苗迫在眉睫。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PEDV亚单位疫苗进行设ABT-199半抑制浓度计和优化:1、与截短蛋白相比,PEDV刺突(S)蛋白三聚体免疫效果最佳。根据PEDV刺突蛋白结构及区域划分,构建并真核表达了PEDV-S三聚体及截短蛋白,发现与各截短蛋白相比,PEDV-S三聚体免疫小鼠后可以诱导更强的中和保护,并发现当前流行的G2亚型毒株S蛋白免疫后的血清对G1亚型毒株也有中和保护效果。2、2P(I1074P,Medicare AdvantageL1075P)突变能够提升PEDV-S蛋白的表达量和稳定性。通过PEDV-S蛋白与SARS-Co V-2-S蛋白结构比较,确定了影响PEDV-S蛋白由融合前构象向融合后构象转变的脯氨酸(P)突变位点,且构建并表达了脯氨酸突变体及野生型(WT)蛋白。与WT蛋白相比,2P突变体蛋白具有更高的表达量与稳定性,因此选定2P突变体蛋白进行进一步研究。3、铁蛋白纳米颗粒可以进一步提高PEDV-S蛋白的免疫原性。以2P突变体蛋白为模型,对其进行了铁蛋白(Ferritin)纳米粒子的改造,构建并表达了PEDV-S-Ferritin蛋白,负染电镜观察及纳米粒径分析表明其为均质的纳米颗粒。与WT相比,证明了2P-Ferritin蛋白免疫小鼠后可以诱导更强的中和保护,且偏向于TH1型,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对PEDV的亚单位疫苗进行研究,为获得更安全、有效的PEDV疫苗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